研究上好如何上好生物实验课

更新时间:2023-12-31 点赞:4251 浏览:129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初中生物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

一、加强生物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加强学生的感知,引起学生兴趣。“植物体的基本结构”一章,笔者花了四课时,采用了先实验后得出结论的探究式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618jyw.com
果。第一课时,教会学生认识和使用显微镜,第二课时,教会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临时装片,第三课时,分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通过观察知道显微镜中那一个个长方形“格子”,就是洋葱内表皮细胞。有了这个感性结论后,第四课时,再去讲授细胞的结构功能。采用这种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对每节课都抱有极大兴趣,“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但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的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三、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

规范操作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教师示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象。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一滴一取一展一盖一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含义,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让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

四、使用语言艺术,使生物知识趣味化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情趣的语言,才能像磁铁般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如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说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繁殖,用“大树底下好乘凉”来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来说明在自然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和食物链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讲到昆虫的发育时,我给学生念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问:“这话对吗?”初中的学生往往认为是对的,此时,我却说:“不对”我又问“蚕吐完丝后死了吗?”“没有。”“成了什么?”“蛹。”然后蛹又化成蛾。学生感受到:噢!原来诗中也有科学性的错误呀。这样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有了学习热情。

五、“双主恰当”激发兴趣

一堂好课是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主导、主体”的恰当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双主”活动就是要教者从授课为中心向学生学习为中心进行转换,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故在“鸟类的多样性”一节课中,以“我认识的鸟类——”为题写小作文,并做好准备当一小先生,在这一周里我帮助学生仔细阅读了教材、课外书籍,有关电视节目的内容都可参考,并对学生提出希望,希望学生珍惜这一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一个星期的精心准备,这一堂课学生的热情高涨,没有了胆怯。这一节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变化而又能激发兴趣的环境,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并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有机统

一、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生物课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在实验课中的探究精神,注重以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将科学实验的过程设计成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学生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才能学会自主学习。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