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浅谈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结合重要量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30216 浏览:13549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语文课堂。计算机将来自不同途径的信息像人的大脑一样进行了综合处理,将经过处理的信息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各种信息不再只是简单的叠摞,而是建立了一种有机的、逻辑的连接,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扩展语文知识面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学内容的扩展与改革,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另一方面,即信息技术作为教本的辅助内容与课本内容相融,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
传统的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虽然也会涉及到课外知识,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引导学生学的课外知识很有限。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后就不同了,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有如海洋般的深遂宽广,与语文学科整合,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集到广泛的知识,使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扩大,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资源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学习语文。如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面,效果尤为显著。在互联网里,有很多关于写作理论、技巧的文章和众多例文评点,作文课上,老师可以用此来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眼界开阔了,积累的素材也多了,这就为写作积聚了基础,有利于学生创作,特别是构思、立意方面的创新。并且,学生还可在互联网中搜集更多例文和评论,广泛地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这点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多媒体让语文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更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我们在选择教育资源的时候,自然要侧重于这些方面。设计的问题,剪辑的影视片断,制作的演示动画,都要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件在授课中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小说,都很适合采用朗诵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别人充满感情的朗读声中,品味诗意或者任务的品格,把握作品的主题会更容易。当然,说到朗读剪辑,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资源,但是并不是任意一个都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如果我们随便的下载一个而不加选择,那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讲授曹操的《观沧海》时,从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的诵读资源,但从教学资源的感染性、吸引力的角度来选择,效果都不很理想,后来发现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吟诵片断最好:画面中,鲍国安所演的曹操站在高山之巅,面向大海,目光深邃,胸襟开阔,高声吟诵《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景、此情、此神韵,是教师一般性范读、甚至是专业播音员也无法企及的,使用后的效果确实比一般。讲授《孔乙己》的时候,我截取了有关孔乙己的戏曲视频片断,学生对孔乙己的形象地把握就十分到位。在选择朗读资源时,我们最好截取名人的专业朗读,不要录自己的朗诵,否则,有时会因为自己的音质、情感等因素影响课堂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语文教学的信息资源,扩大课堂容量。

现代的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就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收新鲜资料,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陈列、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所有知识点,只是根据课文教学有选择,有目的地侧重录用一些信息。一节课紧紧巴巴,仅板书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资源的最大化,使学生的视野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受到了限制,其语言思维能力就不能放得很开阔。而运用多媒体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只要用鼠标轻轻点击,所要板书的内容就投影到大屏幕上了。决不会因为书写潦草杂乱而带来视觉困难,可以轻松地做到一目了然,重点突出。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教师有着充裕的时间讲析更多的内容,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课的容量自然加大。
除了完成既定任务外,可以补充阅读练习,适当地将网络中优秀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上,配以图像、声音、动画等效果,极大地扩大了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还不完善,不成熟。但相信,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更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源于:毕业总结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