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汉语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阅读》教学革新探析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6985 浏览:208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后,绝大多数都将进行一年的汉语预科学习。在此期间,开设的课程为《基础汉语》、《汉语听说》、《汉语阅读》、《写作》和《体育》,共计五门,其中《汉语阅读》开设一年,课时为一百五十学时,周学时为五学时。学生大多来自南疆地区,其汉语基础相对薄弱,如何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618jyw.com
,使其掌握阅读技能,在MHK中达到规定的要求,进而顺利进入并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实现自我的提升与完善,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并逐步实现的目标。本文就我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阅读》的教学改革给予探析。

一、加强对《汉语阅读》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阅读是一个高度积极的生理以及心理的过程,研究表明,我们得到的知识有50%来自阅读。如今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使用信息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而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张树昌、杨俊先生在《阅读教学浅谈》中说:“在语言教学中,阅读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是学生巩固语法知识,扩展和积累生词,训练阅读技巧,阅读习惯,逐步获得独立阅读能力的必经途径。”
作为刚步入塔中的少数民族预科生来说,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刚从高考的黑色六月中解脱出来,却发现大学依然是上课、作业和考试,而且存在补考、学籍预警等一些相关的条例,诸多的因素使学生感到梦想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存在一定的差距,失落感便油然而生。同时所开设的课程均与强化、提高汉语水平有关,不少学生本身的汉语基础相对薄弱,自尊心较强,导致他们担心说错或发音不标准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因而不敢说或者干脆不说。《汉语阅读》课一周平均仅有5学时,班级学生在45名以上,加之由于生病、家中紧急事件等请假未能参加课堂的学习,每个学生单独在课堂上朗读,大家倾听的机会不是很多。因此,老师需细心观察学生的性格、情绪的变化,为部分学生创造机会,这样不仅能保护其自尊心,而且还能培养其自信心,引导其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并且,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门之前,应对大学有个大致的了解。大学之大归结为大师、学习和接触现实。高校是授道传业,为学生创造成长需要的条件和场所。因此,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预科生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理解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汉语阅读》课程是预科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侧重于应用。它作为《基础汉语》的补充,《写作》的基础;在MHK中,也是考生们的一大难题,获得不了相应的等级,将会面临留级;阅读技能不高,专业课的学习将会困难重重,依次循环,最终影响的取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也必将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对《汉语阅读》学习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作为学生要放下一切忧虑,树立信心,主动、积极、大胆地进行学习,尽可能抓住机会,多锻炼,逐步掌握汉语阅读技能,提高汉语阅读水平,从而达到相关的要求。
作为《汉语阅读》课程的教师,更应明确此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明白该课程对提升学生汉语水平的功用。要合理运用每周有限的五学时,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恰当地运用教学法和使用辅助设备,尽可能引导全班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达到较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并能灵活运用的效果。

二、增强师资素养,提升业务水平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身为新疆高校的一线教师,对新疆的现状较为清楚,经常接触民族学生,对其风俗习惯、性格脾气有一定的了解,肩负着为新疆的繁荣发展,乃至全国的稳定与进步输送合格的建设者的重要使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第二语言教学提出过如下公式: 教学质量= 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教师。可见,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Widdowson指出:“有效的语言教学必须与自然过程一致而非抵触,必须促进学习进程而非阻碍学习进程。教师和教学必须适应学生。”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做到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注专业动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学校要定期派教师轮流去一些院校进行调研和学习,定期召开交流会,进行观摩学习,结合现有的教学设施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做到引导、启发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使其加快阅读速度,能沉着面对题材、体裁、语体、语言风格、长度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正确作答相关习题。想尽一切办法,增强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信心,使其养成阅读的习惯,最终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

三、教材建设

研究发现,98%的课堂指导来自教材而非教师。90%的学生课后作业也是由教材来指导的。因此,在新疆这样一个拥有47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区域,特别是交通相对落后的南疆地区,语言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的汉语水平亟待提高。但教材却是作为学生学习、参考的最基本的工具书,在此现状下,采用何种教材既达到教学目的又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是值得广大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应考虑该课程的授课对象——学生,因而,教材在内容上不仅要有主体民族的文化,还要介绍少数民族的文化,考虑体裁多样化,时代性强,趣味性浓,知识点的覆盖率广与衔接性好等特点。

四、开展提升阅读能力的活动

阅读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因而在《汉语阅读》课外时,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兴趣爱好,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扩大知识面,了解社会文化,对于部分比较好的内容,进行摘录并背诵,培养汉语语感,掌握一些固定用法。定期在班级中以小组或个人等多种形式开展报刊、小说等体裁的阅读比赛。
组织学生,确定主题,开展朗读比赛。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资料,进行反复朗读。找一些参加过朗诵比赛且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对其从仪表、手势、表情、发音、语速和停顿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并对相关的参赛人员进行模拟朗诵,让其他同学当观众和评委,依据评分标准提出各自的意见,参赛人员据此进行改进,进而完善自己,同时设置相应的奖项,鼓励、吸引同学踊跃参加。通过参与朗读比赛,增强学生信心,进而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最终能自觉自愿地、怀着愉悦的心情参与阅读学习。徐思乐教授提出:教学的本质是学,教应转化为学。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归结到“学”,以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为根本。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挥其潜能,达到教学效果,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技能之一,如何使少数民族预科生较快较好地掌握阅读技能,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阅读》的教学改革,以期对提高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即加强对《汉语阅读》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师资素养,提升业务水平、教材建设和开展提升阅读能力的活动对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阅读》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析。
参考文献:
王振本.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1.
艾斯卡尔·买买提.略谈中专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提高[J].科技信息,2009,(23).
[3]sunflower1299.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3b82a43067ec102de2bd89e

1.html.2012-03-13.

[4]阿米娜·阿力木哈孜.论互动原则在高校少数民族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昌吉学院学报,2008,(03).
[5]范晓玲.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材评估标准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04).
[6]何方霖.当代教育成为所有人的生命诉求—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生本教育[J].特区教育,2009,(01).
(宋小英 新疆阿拉尔市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8433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