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职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新生适应能力影响效果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6119 浏览:152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适应能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校大一两新生班级,其中一组定为实验组,一组定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为期一个半月共六次的团体辅导,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人际关系、学习适应、满意度三个因子上得分高于对照组,呈现出极显著差异,在择业适应、情绪适应因子上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团体辅导对职业技术学院新生的适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加快对大学生活的适应。
团体辅导高职新生适应能力大学新生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都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平衡、不稳定和可塑性,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青春期也是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尤其是在适应大学生活初期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内心的要求和愿望与变化了的外界条件,时常发生矛盾。而高职新生更是要应对没有考上理想大学而产生的失落感、环境变换而产生的不安感、人际交往不和谐引起的孤独感及对将来就业和前途忧心忡忡而产生的焦虑感等心理上的考验。如果这些处理不当,使个体心理冲突剧烈,就会引起心理倾斜,产生心理失衡。
团体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一部分,它是以团体为单位,以活动为载体,以自我体验为途径,从引导团体成员通过平等沟通交流(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认识自我潜力(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解构自我认知体系(贝克为代表的认知学派),从而改变行为动机(以华生、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学派)的过程。因此,本研究尝试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来改善高职生的厌学心理状态,以探究提高高职新生适应能力的教育途径。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2010级大一环境地质工程技术专业12101班和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11101班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12101班为实验组,11101班为对照组,两班人数均为32人。

(二)实验设计

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团体辅导前两组成员接受《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测验,获得前测数据;实验组每周接受一次适应性团体辅导训练,每次约1.5小时,共八次,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团体辅导结束后两周,即距离前测两个半月后进行后测,获得两组成员的后测数据。

(三)测试工具

本次测量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该量表是方晓义等在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下编制的,尝试从适应的角度来评估个体心理健康所达到的水平。
本量表由7个分量表构成,分别是人际关系、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整个量表共有60个项目,全面描述了大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适应状况,而且60个项目都采用自陈作答形式,每个自陈式语句后面有5个选项,分别为:1=不同意,2=不太同意,3=不确定,4=比较同意,5=同意。量表要求学生对语句所表达的意思表明自己的赞成程度,并选择适合自己态度的一个答案。大学生适应量表总分由各题得分相加而得,各适应分量表的分数由属于该分量表的项目的得分相加而得。

(四)实验实施

实验组每周接受一次团体辅导,每次1.5至2小时,共八次。针对高职院校大一学生自信心不足、适应不良、对前途感到迷茫、生活没有动力以及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特点,设计了以下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每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程序都包括“热身引导——开放互动——团体凝聚——分享体验——成长评价”五个环节。其中“热身引导”目的是为了引发个人参加团体的兴趣和需要,让成员彼此认识,跨越沟通的障碍,互相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促进组员参与互动活动愿望的强度,使之愿意自我开放,信赖别人,让别人了解自己,利于他们成长潜能的开拓。开放互动是在上一程序基础上围绕发展的目标去设计一系列互动的活动(包括特殊情况下的候补活动),组织组员全体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冲击、体验、回馈。团体凝聚是让大多数的团体组员发展其团体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并愿意放弃心理防卫的防卫外壳,低的开放层次是能与组员分享体验,高的开放层次是能真情吐露内心的感受(不是隐私)。分享体验是在每次目标活动后都及时地进行小组活动,让组员分享体验,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互相倾吐本次活动中自己的体验,使组员在“自我沟通”的过程中成长,洞察了解他人、人生和社会。成长评价是团体辅导的一个重要程序,它贯穿整个活动程序的每个环节。它可以让组员在活动前定下自己的努力目标,然后在小组活动时间内进行自我肯定;也可以在每一活动后填写有刻度的或有情感头像的回馈单,加强体验或反馈意见;也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追踪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发问卷、聚旧会、写下感想意见。

(五)数据处理

使用SPSS13.0对测验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各个因子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并对两组样本的平均数进行z检验,考察两者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二、结果

1.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比较

从表2可得知,在进行系统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在学习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方面比对照组得分要高,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上比实验组得分要高,但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可以认为两组在适应方面是具有同质性的。

2.实验组和对照组后侧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经过八次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学习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和满意度五个因子上呈现出显著差异,尤其是人际关系、学习适应和满意度方面呈现出极显著差异,学习适应方面更是达到了

5.82分的差异值。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在后测中适应性量表的各个因子上得分均有所提高,这说明大一新生在逐步适应大学生活。
三、讨论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测中,七个因子差异均不显著,而在后测中,出现了五个呈现差异的因子,其中三个差异显著,这说明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是显著的。
本次系列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主要从自我接纳、人际关系、情绪调节、学习、团体和择业六个角度对实验组新生进行干预,而后测结果显示,在人际关系、学习、择业和情绪调节方面均有显著提高,这说明这些因子是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来加强和提高的,团体心理辅导在这些方面有显著效果。
满意度因子主要考察的学生对自己生活满意程度和舒适程度,是对整个大学生活的总体评价。虽然并未对满意度做特别的团体辅导训练,但是在这一因子上仍出现了极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单项因子分数的提高可以提高学生对整体生活的满意度评价。
四、结论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前后的调查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了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尤其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接纳自我,增强了自信心;能够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增强了学业信心,明确了学业目标;提高了对情绪的调控能力,成为情绪的主人;对生活有了规划,对前途较有信心。特别是对高职院校新生的成就感这一特点有较好的辅导效果,使其对高职类大学生活不再排斥和贬低,而是产生了较高的满意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