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管窥思想政治教学误区试述试述提高初中政治教学实效资料网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7453 浏览:185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学误区始终存在,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某些误区的严重制约。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性地提出一些措施,希望能更好地提升初中政治课堂的实效性,化解思想政治教学误区。
【关键词】初中政治 实效性 教学误区
1674-4810(2013)17-0127-01
初中政治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即有效教学。新课改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向与教学思路,但是在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误区需要我们去分析,寻找解决对策。

一、避免大量事例堆积,选择应有针对性

随着思想政治课改的逐步推进,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更加注重开放性,为了能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往往会结合大量的事例素材,来丰富课堂内容,使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但由于课堂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使得冗长的事例成为了课堂的主要部分。如在讲授“为坚强喝彩”时,教学过程中会结合教学知识点不断延伸各种坚强人物的事例,提出了大量的感动中国的坚强人物事迹,对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某某是谁吗?学生回答也仅限于知道或不知道,然后教师再将这个人物的事迹叙述出来,或是平凡人伟大的壮举,或是伟大的人平凡的举动。这些事例再三重复,学生们能做到的也仅是麻木机械地回答各种低效的问题,最后教师在完成各种事例叙述后,以一句话进行总结,课堂就此结束。学生长时间面对未经过整合的材料,也逐渐丧失了新鲜感,最终导致各种先进事例和典型人物事迹丧失了其原有效用。为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时,教师应避免将大量的材料堆积在课堂上,尽管能达到丰富课堂的效果,但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在选择事例时,应反复拿捏、慎重筛选,确保所选材料可达到丰富思维和促进积极思考的重要目标,成为通向目标的桥梁。

二、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应注意驾驭

小组讨论作为当前课堂教学较普遍的环节,初期目标是为了使学生之间能进行有效的交流,打开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言论的课堂,同时还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学生在老师的一声令下,纷纷投入到了热烈的交流探讨中,课堂讨论氛围非常浓厚,你一言我一语或一人发言,其他人仔细倾听。但当教师选取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时,几乎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雷同的,无任何创新可言。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学生本身并无较大关系,主要原因还应当归结在问题的设置上。问题的设置若不具备一定的开放性,那么学生也就无法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当然所获得的答案也就没有较大差别,这就使小组讨论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显然,这不是我们所想要的问题结果,只有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提出切身感受到的问题才是当前课堂的迫切需求。为此,教师应认识到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地强调小组合作,易使合作流于场面形式,失去原有意义。

三、避免各种问题满堂飞,设置问题要慎重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并且在课堂中多进行有效设问来调动学生思维。但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但不少教师将摘自: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618jyw.com
“学生答疑”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对等了,认为给予学生的问题越多,学生的参与也就越多,自然而然就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出来,因此,让各种各样的问题充斥课堂。就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提问仅仅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或者说一种载体、一种形式。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却能表达和反映内容。而学生的思维能真正得到有效的锻炼,并不局限于通过“提问”这种方式,也不在于提问的数量,而更多的是如何设置问题,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如果问题无法有效帮助学生去思考、猜想、探究、辨别和验证;在设置问题时,若忽视了学生的参与的可能性和问题深度的把握;若问题设置超过学生的认知范围或严重低于其认知范围,特别是一些要求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若问题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那么这些问题无疑成了无用功。教师应本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原则,对问题的设置和问题的内容精挑细选,确保问题能真正发挥其效用,为帮助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大胆猜疑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实现为社会培养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
四 结束语
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提升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也是新课标大力实施的本质所在。而提升课堂实效性的关键是教师,教师首先要认清当前思想政治教学的误区,针对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去反思,从而跨越误区,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体会到学习思想政治的乐趣,感受思想政治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初中政治课堂才能有效率、有质量。
参考文献
李艳.有关初中政治课中实效性的研究[J].大观周刊,2012(14):58~59
卢慰琴.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政治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10(8):28~29
〔责任编辑:庞远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