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工学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研究生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7200 浏览:228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就业导向的需要。本文分析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校企合优秀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作需要的专业与课程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措施,探索有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1674-4810(2013)17-0015-02
工学结合: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从而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锻炼,提高从业工作能力,为顺利就业打牢基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同时教育部要求“在校生至少用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一大变革。工学结合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不仅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能实现企业、学生、高职院校的多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实施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困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实践虽已在形式上全面展开,各高职院校已逐渐地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局面,但校企合作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仍存在“有形无实”的通病。究其原因,很多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不到位

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多数企业认为“教育和培养人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没有认识到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因而企业的职业教育中的责任没有得到强化。另外,缺乏有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社会对校企合作的教育方式认同度不高。

2.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研究不够

学校在工学结合实践方面投入的经费和精力不多,组织、管理有待完善。不少院校在顶岗实习等工作安排中,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有的工作岗位就是纯体力性劳动或是岗位技能要求很低的工种,工学之间无直接关系;个别院校顶岗实习出现“放羊”现象,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由于校外顶岗实习往往较为分散,而且与所学专业无法做到完全对口,更不可能结合专业课程进行现场教学。因此,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只能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和个别与学校联系十分紧密的校外用人单位实现。

3.企业热情不高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企业的参与,但鉴于学校追求社会效益,学校常通过与企业合作以减少实验室、实训室设备的投入为前提,以此来降低办学成本,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要分摊一定的人、财、物支出。而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企业期望学生能在顶岗实习后留在企业工作,但是,要让全部学生留在企业工作是不可能的。所以,导致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动力不足,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企业资源在人才培养中得不到有效利用。

4.工与学之间相互脱节,实训管理不到位

工与学的脱节,具体表现在:(1)组织不到位,校企双方在实训安排、实训指导、过程监控、效果考核等方面的分工与协作、职责与权力仍不够明确,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现象;(2)制度不到位,许多高职院校实训管理制度普遍存在不够健全、完善、具体,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导致实训流于形式,达不到工学结合的目的;(3)指导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对学生实训过程的指导比较盲目、不够规范,甚至放任自流,严重影响了工学结合的效果。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需要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1.利益与风险问题

校企联盟,企业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责任,如果不能解决好其风险与利益的关系,企业就有可能退出联盟,导致所有风险和责任都由学校承担。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居于主导地位。学校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校企双赢合作的本质是利益分享,互利互惠,企业与学校的利益价值取向与利益目标又有所不同。

2.资源共享的问题

学校以企业需要标准开展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上,包括信息资源、技术和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哪些资源可以共享、如何共享,涉密资源如何处理等问题都必须处理妥当,否则,将对联盟成员造成伤害,还可能导致
* 基金项目: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教研项目《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联盟的瓦解。

三、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史中,有着悠久的校企合作和为企业服务的优良办学传统。学院近几年来在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中发现:如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毕业后大部分不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这就会直接影响学生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面对高职院校在实施工学结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我院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更新观念,建立一套适应校企合作需要的专业与课程体系

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企业的要求,因此,学校就必须了解企业的需求。没有企业的参与,学校是不能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的。我院让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与学校一起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设置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人才的需求趋势进行合理科学的预测,依此设置的专业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才有较强的竞争力,设置的专业不仅易就业,还可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实现双赢。(2)教学内容要突出学以致用的目的,根据企业岗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满足企业岗位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双方在合作中各取所需,各展其长,优势互补,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围绕专业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实施工学结合涉及课堂教学和顶岗实践两方面内容,安排的课程教学要突出为顶岗实习服务。(3)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方式为主,合理安排学和工的交替时点、时间,适时、适量地开展工学交替。使工学结合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求相结合,打破学年、学期和寒暑假的固定模式。(4)工学时间,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加一年的顶岗实习,在最初的两年里,教学场所由教室和工作场地共同组成。在课堂与不同的生产现场之间进行合理转换,教学过程从教师主导的课堂讲授,到学生自主动手从事生产或生产模拟活动,教师或师傅给予学生适当的辅导,另外,还要利用暑假到企业实习的形式等真实的工作环境。毕业前顶岗实习,通过工学结合,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紧密结合。

2.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形式很多,如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或模拟真实生产状况的仿真实验室、实验台。这些校内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需要的各种教学要求。通过这些实验室、实习实训及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缩短了学生与企业用人需求的距离,为实现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训实习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1)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应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建议有条件的实习单位向顶岗实习学生按工作量或工作时间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实习报酬的形式、内容和标准应当通过签订顶岗实习协议进行约定。(2)实习指导教师建立了实习日志,定期检查顶岗实习情况,及时处理顶岗实习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确保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正常秩序。实习单位应当根据接收学生实习的需要,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订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实习场所配备必要的安全保障器材。(3)学校应当组织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材料的归档工作实行学校和实习单位双方顶岗实习共同考核制度,共同制订实习评价标准,共同考核学生实习效果。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了一系列考勤、考核、安全、劳防、保密等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实训期间便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从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并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顶岗实习时学生分散到多家企业中去实习,之后,学生可以留在实习岗位上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业去工作,实现联盟成员共享人才的目的。工学结合把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工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劳动报酬。开展工学结合,可以弥补学校因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不足而难以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的缺陷。

3.建立一支高素质、适应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根据专业调整、办学规模和教学改革等情况,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逐步建立一支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针对每一位教师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锻炼计划,将学校具有较强教学经验的教师送到生产一线进行培训,每两年到企业实践2个月,通过工学结合,教师可以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掌握生产工艺过程和操作要点,熟练岗位技能,以便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同时在教学中也能更好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另外聘请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师到教室里去上课,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之间的“零对接”。
四 结论
总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赢得了学院、企业、学生三方满意。我院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学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
陈解放.“产学研结合”和“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3]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4]楼一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模式的新理念、策略和程序[J].职教论坛,2007(17):20~21
〔责任编辑:肖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