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探究农村初中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30327 浏览:1351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671—0568(2013)24—0149-02
农村中学教师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思想陈旧,创新意识淡薄;应试教育阴影作祟,教师的教学围绕考试要求转。然而,新世纪的农村中学生,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善于想象,勇于探索,大胆张扬个性,体现自我价值。这样,落后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敏捷的思维特点发生了矛盾冲突,并成了学生学习的桎梏,大大影响了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好可以改变这种状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运用知识,既独立自主又能合作研究的能力和习惯,有了这些能力和习惯,就为创新具备了条件。那么,如何在农村学校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呢?

一、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发挥指导作用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只有加强学习,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明确自己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应该怎样做,才能发挥引导作用,而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不久前看到一则寓言:一只蜈蚣在路上自由地爬行,爬着爬着,遇到了哲学家青蛙。青蛙非常惊讶,瞪大了眼睛愣愣地盯着他,还自言自语地说着。蜈蚣很奇怪,就问:“青蛙哲学家,你在干什么呀?”青蛙说:“你真了不起,能指挥几十只腿走路。我正在思考走路是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好?”蜈蚣一听,也愣住了,心想这个问题我怎么就从没想过?想着想着,自己也琢磨起来:是先迈左腿好呢还是先迈右脚好?谁知越想越复杂,号称百足之虫的蜈蚣平时走路灵活自如的像蛇一样快,这一刻里竟然再没几只脚能听使唤的。折腾了半天也没能前进一步。过了一会儿,青蛙哲学家恰巧又转了回来,看到蜈蚣在那里伸胳膊踢腿,就很奇怪:“蜈蚣先生,你在锻炼身体吗?”蜈蚣急了:“哪里呀,我在思考你的问题,可是我越想越复杂,如今怎么也迈不出步子来了。”乍一听觉得这个故事很好笑,但是仔细体味起来,就能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教师的角色就好像是故事中的青蛙,蜈蚣是被青蛙给教坏了。如果联系我们的工作,教学中可曾有过类似的将简单浅显的问题教复杂了?可曾有过将现成的问题肢解细化,细嚼慢咽的灌输给学生?可曾有过“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沟”的感慨呢?在今天似乎教师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有一些不知所措。
好的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学习,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克服惰性,敢于尝试,教师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发挥指导作用。

二、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节奏

课堂时间有限,完全交给学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很多教师宁愿“填鸭子”也不愿“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因。实际上,只要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抓住三个环节和教学重点,就不用担心了。这三个环节分别是:自学阶段;课堂讨论、合作、交流、相互影响的阶段;继续探索,最终满意的阶段。
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是比较复杂的,但仔细研究,不难找出一些规律。笔者把它概括为三种情况,并研究出相对的策略。
1.逆反、自卑。这类学生叫双差生。他们对老师不尊敬,常常犯错,有时还搞恶作剧。对这些学生,老师应多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形象,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自信心,并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当然,也有些学生因智力较低,成绩较差,理解和分析能力都不好,他们很自卑,常常怕别人讥笑,即使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回答。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该要谨慎对待,热情关怀,小心呵护。不要打击,不要讥笑,而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提问要简单易懂,让他们动动脑筋就能回答出来。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就会慢慢树立起来了。
2.被动保守。这类学生还尊敬老师,但对老师很冷淡。有的智力很好,理解、分析问题能力都较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可以回答的,但却守口如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这类学生,可能平时老师对他们关心不够,因此他们对老师没有热情,冷冷淡淡,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对这类学生,教师应检查一下自己在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我们是否对他们关怀了呢?教师应多些与这些学生沟通,这样,他们才能与老师默契配合。
3.积极乐观。这类学生热爱老师,认真学习源于:论文大全www.618jyw.com
,比较聪明,善于思考,大胆张扬个性,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他们经常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课余,常常向老师请教问题。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这类学生往往就是班上的学习尖子,如果好好培养引导,他们就会成为优秀人才。当然,也有些学生尽管懂得不多,但他们上进心较强,爱好表现自己,也喜欢回答老师的问题。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该热情支持。把握住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再进行组织教学就游刃有余了。

三、“自主合作探究”这三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

1.自学阶段。新课标强调自主学习,“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掌握语文规律”。教师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首先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主独立的研究课文,朗读课文,充分熟悉教材。教师可通过设计导学案,诱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地思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现课文中的精彩之处并进行自我感悟。这种自学的指导布置应提前两三天为好,起到训练到位的作用。
2.课堂阶段。这个阶段教师要做好放与收的处理,尤其是收的处理,设计好学习的阶段与步骤。比如,在学习《种树“种到”联合国》时,教师可先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小组交流预习自学中涉及的问题,推荐出本小组认为最有价值的、要交全班讨论解决的问题,其它问题课下解决,这就避免了学生问题的过烂、过细、过浅。接着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解决提出的全班性的问题,可展示自己的问题或探究的答案。这时教师的任务是注意听,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但要注意,评价学生结果不要用唯一答案的方式和语言,有理就要肯定。听到比较简单或价值不够高的问题,可由提问者自己回答,或者根据时间关系引导学生放到课外去解决;教师只注意对时间的把握和对学生问题的取舍。还有一种收法,就是限定该堂课讨论的问题范围,把课文的精彩段落作为讨论的重点,非重点段落的问题放到课后解决。还可根据知识和能力训练的板块来限定探究的范围。这样就能控制课堂,完成教学任务。这一阶段应该充分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不能草草结束。学生的问,学生的答均由学生自己进行,想问就问,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谁来回答就谁来回答,这样,把“自主合作探究”落到实处,真正起到培养作用。
3.继续探究的阶段。课堂时间有限,而课外时间是无限的。这个阶段是达到学生心理满足、信心大增的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外对课内没有解决的问题继续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合作的探究中有新的收获,得到新的启发和发现。同时,还可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质疑,可树立信心,但教师的回答要避免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实践证明,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焕发了极大的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挖掘教材,质疑、解疑,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他们的主体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提高了语文素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