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精练精讲精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重要途径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22122 浏览:96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课时数在小学课程里首屈一指,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改变语文教学低效的现状,教师必须增强教学效率意识,采取精讲精练的教学策略,摆正师生的角色定位,显现教师娴熟的专业技能,体现了教学的针对性,兼顾到学生的层次性。
关键词:精讲精练;教学效率;途径
1671—0568(2013)24—0050-02
小学的语文课时数是最多的,但是,语文教学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到了毕业班,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达不到预期目标。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缺乏教学效率意识。要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就必须注意精讲精练。

一、精讲——摆正师生角色定位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标的论述,阐明了师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角色定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角色定位,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既不能泛讲又不能不讲。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之所以遭到新课程的摒弃,就因为它违背了学生主体性原则。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主观性偏差,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和纠正。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有的学生说:“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显然,学生的认识,曲解了课文原意,脱离了文本价值。尽管学生的见解是独特的,教师还是要指出他认识的偏差,使他认识到,狐狸的行为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否则,学生的自主性将变为自由性,将导摘自:毕业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致价值观的错位。教师的正确引领是保证学生学习方向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不能泛讲又不能不讲,所以只能选择精讲。精讲是由师生角色定位决定的。

二、精讲——显现教师专业技能

“精讲”首先表现为教学内容的精选。高明的教师善于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懂得如何取舍,精选教学内容。例如,华东师大教授郑桂华执教《少年闰土》,显现出娴熟的专业技能。在引导学生讨论“你心目中的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个问题时,学生归纳出闰土的许多特点——害羞、见多识广、重友情……郑老师并没有满足学生的回答,而是相机进行引导:“闰土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一定要注意文章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的地方,如果只是细枝末节提到的就不是主要的,如‘害羞’就不是闰土的性格。‘见多识广、重友情、勇敢’,从很多地方都能看出,这就是闰土的性格。判断人物性格一定要看整体内容,整体把握。”郑老师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懂得了闰土的性格,还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取得一举反三的效果。
“精讲”还表现在教学语言方面。一位优秀的教师,上课后用不了多少话,就能吸引住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三言两语就使学生顿开茅塞。整堂课,教师上得轻轻松松,学生学得扎扎实实,真正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境界。反之,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知所云、一头雾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要注意精选教学内容,做到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不讲。二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确切、明白、简洁、通俗、优美、形象”。

三、精练——体现教学针对性

教师设计练习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练习要有针对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盲目练习、题海战术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会使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
教师设计练习,首先要根据教材特点确定练习的内容与形式,特别要注意课后的练习题。袁微子先生曾说过,课后的练习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但是,限于教材的篇幅,再完美的课后练习也无法满足各班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补充设计一些练习。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小黑板),就是“饱经风霜”。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下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
这个教学设计,看似“突然想到”,实则是教师精心安排的。它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的意思,又进行了写具体的练习,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指导学生把一段话写具体。

四、精练——兼顾学生层次性

目前,大多数教师布置练习,尤其是课外练习,往往采取“一刀切”方式。无论学生基础怎样,都要完成相同的作业。其结果,优秀生觉得练习索然无味,学困生则对练习望而生畏。优秀教师则不然,他们根据学生的层次和兴趣设计课外练习。具体做法是:针对学生差异,将作业设计成难易有别的A、B、C、D等组别,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一组。基础差的可以选择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练习,有余力的可以做些难度较大的练习。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创造了语文教育的奇迹。他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又长期当两个班的班主任,还教两个班的语文课。这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负担。然而,魏书生却应付自如,并取得优异的成绩。魏书生老师可谓讲求教学效率的典范。他在设计练习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其中之一就是让学生自己留作业。但是,并非放手不管。他与学生讨论决定,每天必须完成的一项作业——每人每天必须写够500字。至于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这样的练习,使习题的知识功能、评价功能和教育功能三者并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4]于永正.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