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高涨美术教学中如何调控学生高涨情绪普通

更新时间:2024-01-10 点赞:7488 浏览:245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在美术课堂中学生表现的各种情绪,既影响着教学的进度,也体现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程度,调控好课堂中学生的情绪,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美术教学;高涨情绪;儿童心理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因没有考试的压力,情绪往往比较兴奋高涨。他们作为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的承载对象,所有的美术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促进他们在人格、心智、审美、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而开展的。但另一方面,作为课堂教学施教主体和引导者,在当下教学管理机制下,美术老师还要求学生能遵守一定的课堂纪律,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并完成初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由于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个体,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合理把握并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情绪。这里,笔者拟结合自身教学体验作一管窥。
曾经在讲授苏少版第5册《动物明星》一课时,笔者在投影仪中播放了一张以“猪”为主要对象的范作,让学生参考学习,结果全班学生立即发出惊叹声:“哇,小猪!”“还在跳舞呢,哈哈哈!”“动画片里的飞天小猪比这个还要可爱呢。”“我在高速公路上也见过的,臭臭的。”……课堂一下子沸腾起来,看着学生高涨的情绪,我仿佛看到了接下来课堂将面临的情景。我必须及时引导学生情绪,使其及时回归教学设计思路。那么,怎么才能够让他们重新“入轨”呢?于是,在其后的教学中我做了个小小的实验:
某班学生平常上课时一向比较乖巧听话,因此,在面对台下50双兴奋的眼睛的时候,我运用了某个语文教师的方法——拍拍手。曾经在语文学科的听课过程中见到某位语文教师运用了这种方法,并且在短时间内效果奇佳,我便也套用了一回,边拍手边说:“一、二、三”,我的动作马上得到了部分学生的回应:“坐坐好!”而且他们已经将双手平放在课桌上,坐得十分端正。当我说第二遍“一、二、三”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已安静下来且双手端放在胸前,坐得笔直。当我说第三遍“一、二、三”的时候,嘈杂的声音全部消失了,课堂恢复安静。“一、二、三”的运用,让沸腾的课堂在最短的时间里安静了下来,我看到了预期的效果,继续教学活动。
从实验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因班级多、班容量大,在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的状况各有特性的情况下,除了要求老师的教学要计划周密,因人而异,还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儿童教育规律,及时应变,因势利导,采取令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引导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达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在美术课堂中学生表现的各种情绪,既影响着教学进度,也体现出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程度。调控好课堂中学生的情绪,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学生学什么学多少受到其情绪的制约,正性情绪,如好奇,一般情况下会增强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学习。而强烈的负性情绪(如焦虑、不安全感和狂怒)以及相关的想法(如担心自己失败、奚落、害怕惩罚等)会弱化、干扰学习。精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情绪,往往会带给教师意外的收获。尤其是面对学生高涨的情绪,要充分利用他们好奇、爱问、喜欢表现、自控能力欠缺但易于引导的特点,引导其一步一步地探索、源于:论文开题报告www.618jyw.com
发现、开悟、总结。从实践来看,关键是教师要抛弃“俯视”意识,在尊重儿童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保持童心,善于发现并及时找到控制的切入点,用平等、欢乐的对话交流方式引导学生渐进式思考,使其情绪有序自然回落,进而回归课堂。
此外,从实验来看,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高涨情绪,还必须对自己所面对的学生有一个较基本的了解,这是实现有效掌控的前提。就好比实验一中的拍手法并不适用于实验二中那样的班级。对学生了解得越多,越有利于开展教学工作。而这一了解的前提,同样需要我们教师放弃先入为主的成见,要积极地去观察、理解、研究学生的行为与特点,及时发掘其背后所隐藏的教育规律或内涵,从而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善加应用。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如果在美术教学中得到尊重,他们也会回报以老师。
参考文献:
姚良利,姚丽华.合作学习的障碍因素分析及教学策略建构[J].黑龙江教育,2004(18).
范真.探究创新精神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星辰实验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