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解释学试论解释学视角下教育理解过程流程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32398 浏览:1470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依据解释学及哈贝马斯的真理共识理论,教育中的理解来自于相关主体的同识。运用共识理论可以对理解过程作出融贯性解释,可以得出诸多具有启发性的理解,彰显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解释学;共识;理解;教育
作者简介:蒋哲昕(1978-),女,安徽芜湖人,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助理会计师。(广东 广州 510091)
1007-0079(2013)20-0001-03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智力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知记知识,发展认知能力,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理解的认知通常指的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掌握新的知识经验,理解既是一种认知方式也是获得知识的手段。
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解释学中关于“理解”的观点,希望通过大量研究,通过理解建构教育意义,通过理解沟通教育与学生的精神,不断丰富和实现教育的真正内涵。本文介绍和分析了解释学和共识理论的基本观点,指出在理解的过程中运用共识理论可以对理解过程作出融贯性解释,使相关主体在视域上彼此融合,从而更好地获得解释学对于教育教学研究的启示。

一、哲学理解、教育理解与共识理论

1.哲学中的理解

(1)“理解的历史性”。伽达默尔认为,由于人处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历史地位,理解是人(此在)的一种“存在方式”,因而理解也是具有历史性的,是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的。历史决定人们无法拜托理解的历史性,因而真正的理解不是克服这一历史性,而是正确评论和适应这一历史性。
在解释学理论中,有限性和开放性(无限性)的对立统一是经验的一般结构,其内在的历史性是经验有限性和开放性的基础,这与人存在的历史性是一致的,因而解释学经验是此在或理解者最基本、最原始的经验。在解释学经验中,强调主客交流,经验是理解者和文本相互交流、相互协调的“视域融合”的过程,主客体处于平等的地位展开的对话和交谈,不是一方控制、战胜另一方的过程。面对自身经验和新问题,既要承认经验的有限性又要保持对新经验的开放性,不断提出新问题才可能从对话中获得新经验。
(2)理解是一种“视域融合”。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所固有的历史性构成了偏见,而偏见则构成了解释者的特殊的视域。不仅不同的解释者各有自己的视域,而且不同的对象也有自己不同的视域,因为对象也有其自身固有的历史性。理解是一种“视域融合”,是历史与现代的汇合或沟通。由于理解的对象是人及其一切活动,它们包括历史、文献、思想、创作等等文本。这些文本都是作者的历史“视域”的产物,当解释者以自己的现在视域去理解对象时就出现了两种“视域”的对立;而只有把这种对立“融合”起来,即把历史的融合于现代之中,构成一种新的和谐,才会出现具有意义的新的理解。与对象内容所包含的过去视域的融合,也就是拓宽自己的视域,使之与别的视域融为一体,因而理解作为一种视域融合的实质就是理解者个人自己的特殊性和对象的特殊性一起上升到一个共同的、更高的普遍,这种融合的结果便是理解者和对象都超越了各自原有的视域,从而达到了新的境界。理解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持续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的理解又变成了“先入之见”或“偏见”,即旧视域;它与更新的视域融合,又产生更新的理解……如此循环往复,理解就不断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但这种循环不是向着某一个预定目标的运动,而是一种“真正无限的对话”。因而,无论就理解者来看还是就对象来看,视域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是通过视域融合处于不断的形成过程中。
伽达默尔还明确表达了这样一种看法:“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①也就是说,在历史理解中主体和客体并不是二元分立的,理解的主体就在历史之中,而历史的真实亦在主体的理解之中,并不存在着离开理解主体的历史自身。历史既不是纯粹的客观对象,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也不是狄尔泰的“生命的自我表现”,而是主客体的交融和统一。历史主客体的这种统一不只是显现在观念中,更重要地是显现在历史效果中。对此,伽达默尔明确指出:“一种名副其实的诠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历史的实在性。因此我就把所需要的这样一种东西称之为‘效果历史’。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①效果历史预先决定了什么是值得研究的,什么是研究的对象。“在一切理解中,不管我们是否明确意识到,这种效果历史的影响总是在起作用。”②
(3)理解活动中言性。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理解活动的普遍媒介,理解在本质上是语言性的,因为对象文本是存在于语言媒介中的,理解对象实际上就是一个语言的对象;再者,一切形式的解释都是语言的解释,解释完全是在以语言为的意义范围内进行的,语言是解释的结构要素;此外,理解活动的核心内容“视域融合”也是以语言媒介为必要前提的,语言是过去和现在实际摘自:毕业论文提纲www.618jyw.com
融通的介质。基于此,伽达默尔指出语言问题是解释学的中心问题,所以解释学不能忽视语言问题。

2.教育中的理解

教育的过程就是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对生活经验进行加工和改造转化到新的生活中形成新经验的过程。接受教育就是通过与外界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不断成熟和发展,使个体经验得到不断扩展的过程,其主要目的不在于接受事实,而是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洞察力,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教育用已经掌握了的关于对象以及对象关系的知识,帮助新的个体以应付对象的方式方法理解新的生活问题。学生通过理解教育课程、知识,使其与自己的人生经验碰撞、磨合、渗透,达到不同经验的真正融合。通过与学生的精神发展相互联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对生活的移情和体验,转化为学生的人生智慧,从而促使经验更新,引导其人格健康成长。理解成了展开学生人生存在的精神世界的过程,也即精神建构过程。因此,教育只有通过理解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真正地发挥作为意义世界的角色。理解成为教育发挥其意义和价值的引导作用得以成功的基础。

3.共识理论

与解释学具有内在联系的真理共识理论,为教育理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该理论认为,共识的达成是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实现的。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差异性,社会上每个参与者的生活经验都是不同的,所以他们的前理解是千差万别的,只有通过在对话中的争辩与讨论、论证与反驳、证实与证伪才能使差异性边缘化或者最小化,才能使共同性得到增强,共识面不断增加,最后达到一种共同的认识。另一方面,人们在现实认识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不是静止的、固定的,它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变得陈旧和果实,甚至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在新的认识基础上,人们会形成新的共识,这种新旧更替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真理发展的必然。
依据哲学解释学及哈贝马斯的真理共识理论,笔者认为教育理解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共识”达成的过程,具体分为:谁的共识,对什么的共识,多大程度的共识,如何达成共识。

二、基于共识理论对于教育理解过程的分析

1.谁的共识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现象存在于所有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当中,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着形形色色的理解的过程,构成了整个人类经验的基础。这种“理解”追求着真善美,不但是对“对象”的知识的获得,还是人性的体现域升华。
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发展体现了教育意义的生成。通过理解,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实现自我发展。由于理解是理解主客体的交融和统一,教育中的理解关系表现为以下四种关系:社会与教师(理解主体)与学生(理解对象)、教师(理解主体)与教师(理解对象)、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双向互动理解过程。

2.对什么的共识

在教学的宏观方面,要求社会对教育活动所要达到一种预期结果,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另一方面,作为理解双方的师生应该把对方当做平等独立的个体对待,尊重对方的个性,以平等姿态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对话与交流中保持一种开放、平等、谦虚和宽容的心态,互相理解,体现 “理解”的精神。
从微观的教学层面来讲,强调理解的主体性和主观性,突出多元思维取向。教学必须要达到教师与课程设计者、教师与课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视域融合。

3.多大程度的共识

接受教育的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也是拥有意识和思维活动的社会存在物,此特殊性决定了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其理解也是连绵不断地在时空交织,而在理解的时间检验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618jyw.com
问题上又将未来的人纳入共识的范围。因此,必须围绕理解的中心,在延续的时空中围绕理解的焦点,划出一块合理的时空进行合理性的理解,达成共识。
(1)一定空间内的共识。理解是实现视域融合的基本条件。有效地在所传授的知识与学生的理解两者之间建立融合的意义视域是学校教育成功的关键。教育不是简单的传授与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地建构和重构的过程。任何理解都是在历史之中进行的,不可能有超越历史与传统的理解,教育中真正理解的发生是当每一个教育者和学生面对教育影响都会结合自己的历史、自身的“前见”,结合自身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显现知识的意义。因此在教育中主客体都要拓宽一定的空间,达成一定的共识。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不是教师去试图克服学生的“前见”,而是正确评价、适应和灵活运用这一“前见”,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形式,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形成学生的精神整体与知识或教育“文本”的视域交融和统一,从而形成新的视域,产生新的意义,促使真正教育的实现。因此,必须以理解者与被理解者为中心将共识的空间适当拓宽,在进行教育理解的过程中拓宽主客体的经验、自我知识和视野,帮助学生自我建构,整体发展。
(2)一定时间内的共识。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持续的学习过程贯穿人的一生。每个人必须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经验,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从共识的角度来看,意味着教育者不但要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我素质,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终身学习要求,制订一定时期内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把未来社会发展纳入考虑范围的教育规划,以获得学生的共识。
(3)一定程度上的共识。教育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不是为了达成最后的一致,对话双方的差异性永远存在,对话的目的只能是求同存异,在此基础上达到新的更高的理解,从而不断突破彼此在理解和认识上的局限,因此理解具有多元性。这个多元性决定了学生在理解不同事物时所注入的不同情感体验,多元性也决定了学校教育应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允许和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学生在理解中进行创造性活动,使其与教育者达到一定程度的共识,使学生的个性良好发展。

4.如何达成共识

真理可以来自于对社会现象的客观描述,也可以来自于对社会问题的正确揭示和批判。理解者和文本之间可以进行平等、自由的沟通与讨论,在经过观点的交锋与撞击之后取得相互理解和共同接受的认识,并进而达成对问题的正确揭示。通过对话等平等方式解决教育过程中的问题,达到教学的优化。
(1)社会对教师及学生的关注和理解。以人文关怀、管理为基础,营造尊重、宽松、温馨的氛围,构建理解、信任、和谐的关系,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理解学生,为他们营造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生存环境。
(2)作为理解双方的师生应该互相理解。在这张扬个性、注重人格的人文教育时代,应该摒弃有封建礼教色彩的“师道尊严”,倡导建立“、平等、合作、相融”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平等对话和交流,使得教与学互为促进、协调发展,并且师生能共同成长,真正达成教学的和谐发展境界。
(3)教学中教师与课程设计者、教师与课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视域融合。理解绝对不是主体的一次性行为,而是理解者和对象之间一个永无穷尽的“对话”过程,文本的意义和理解者的理解一起处于不断的生成过程之中,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在不断检验成见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根本就没有所谓正确的理解,也没有所谓最终的理解,而只有不同的理解,文本的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理解始终是一个不断对话和交流,不断追问和探究的过程。可因此,课程知识的学习不是一种机械的接收过程,而是以个人经验为基础进行大胆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知识的意义进行合时代性的解读,并使这种意义无限延伸的过程。对学生的教学不能实施满堂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带着他们自己的“成见”去与文本展开对话,与文本作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促进学生的视域、教师的视域及文本的视域融合,从而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情感世界。 源于:毕业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