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文本文本尊重与超越征文

更新时间:2024-01-27 点赞:5379 浏览:177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教材”不等于“学材”

首先,教科书被誉为教材群之“母港”,是教材系统中最为主要的“教材”,是学生知识的最重要来源。不过,教科书体系的构建往往是教材编写者根据课程目标,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编写者考虑的往往是学生群体共同的发展规律,难以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知和心理发展上的差异。
其次,新课程的教科书体系打破了原来通史的形式而采用模块加专题(或单元)形式。这种新的编写体例使教学内容的主题更加突出,提供了许多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也给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带来不小的困难,模块甚至模块内的专题所统领的历史史实往往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缺乏通史学习基础的高中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学生难免会产生“宏大的模块、大跨度的专题,不知所云”“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堆积,使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再次,诸多知识点重复而带来的困扰。笔者以人民版必修一、二、三教科书作为参照物,以专题(或单元)为单位进行统计,25个专题中有21个专题的部分内容与人教版选修IA或人教版选修IB的内容有重复,占84%的比例。即使在3册必修教科书内部,有些知识点就是在不同教科书中出现而且有部分内容是重复的。以下表为例:
知识点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专题四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专题三第二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专题四第三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次工业革命专题五第二课《“蒸汽的力量”》和第三课《走向整体的世界》专题七第三课《人类文明的引擎》和第四课《向“距离”挑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科书编写体系的同时,切实关注“学者(学生)之心”,合理调整教科书体系和具体内容,使“教材”成为适合学生的“学材”。

二、如何实现对文本的尊重与超越

1.主题化策略

普通高中新课程中的模块,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整合学科领域的相关内容而构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与传统的课程结构要素相比,特别突出的一点是每一个模块都是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为核心,而且其内容都是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不过在教学实际中教师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而设计主题,摆脱教科书的束缚,使教师设计的主题成为教学的中心,在学科课程的背景下实现教学内容的主题化。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课题是人教版选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上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对教科书中知识点的分析比较详尽,学生也能基本掌握教科书的知识点,说出一战爆发的原因。但是笔者在听完课后产生了一些疑问:难道这节课就是让学生知道一战是怎么爆发的?这对于我们现在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不由地思考:是不是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的时候缺乏对主题的挖掘和把握?如果我们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矛盾及其解决策略”为主题来审视本课内容,就会发现这个时期国际矛盾的核心是“殖民地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迅猛而又不平衡的发展,当时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和市场的争夺是一种必然,而这些国家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扩军备战,拉帮结派建立军事同盟,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矛盾并最终导致战争。如果各国能理性地坐下来谈判,以非暴力方式谋求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那么战争是否可以延缓、缩小范围甚至避免呢?由此,学生会对国际矛盾的表现和各国采取的措施这些知识点认识比较清楚,容易建立本课知识结构,而且还能思考当时为什么会以武力来解决国际矛盾,当今世界各国又应该如何来处理国际政治矛盾和经济纷争等问题。

2.结构化策略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驾驭往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导向,教师不仅要搞清楚历史知识的内容,而且要把握历史知识的结构,力图使教给学生的知识是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可以说,把握和理解历史知识的结构,是教师上好历史课的基础。
再如前文所提到的“全会”,这一史实在必修三册教材中都有涉及。必修一主要介绍“全会”在政治方面的决策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的意义,必修二主要介绍“全会”经济方面的决策及对于推动改革开放的影响,必修三主要介绍“全会”前夕工作会议上所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并简单阐述了“全会”对于创立理论的意义。不难看出,三册教材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介绍都有所侧重,符合每册教材的主题的需要,但这种编写体例却很可能导致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重大事件的了解支离破碎,也难以理解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因此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在遵守课标要求的同时也要体现历史的学科性。在教授必修一专题四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时应立足于第一目“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介绍“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联系必修二、必修三补充 “全会”经济和思想方面的背景。立足于第二目“伟大的历史转折”结合必修二、必修三的相关内容全面介绍“全会”的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立足于第三目“发展社会主义政治”,重点分析“全会”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同时简单介绍会议在经济建设和思想解放方面的深刻影响。
这样的教材处理和教学过程可能要耗费两个课时,不过“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此优化既能让学生了解“全会”的内容也能让学生理解其前因后果,既能让学生了解“全会”的整体内容也能让学生理解各方面内容及其重大意义,何乐而不为呢?

3.逻辑化策略

人民版(2009年11月第4版)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由四课内容构成,分别是《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追寻生命的起源》、《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其中后两课各目的标题和主要知识点如下:
课目主要知识点三人类文明的引擎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珍妮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万能的原动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科”“技”结合的典范汽船、蒸汽机车、移动刀架、汽锤、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四向“距离”挑战立体交通的诞生汽车、飞机穿越大洋的电波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报改变世界的网络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从教科书的编排来看,第三课在于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第四课则强调科技进步使人类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这两课的基本史实是三次工业革命,第三课中讲到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四课中讲到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教科书所选的知识点也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但是这对于建立科学的历史知识线索和结构是不利的,或者说并不符合历史知识的逻辑。学习这两课之后学生难以建立三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结构,形成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从而理解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的引擎”。
那么,我们不妨结合必修二的相应内容,对

三、四两课教学内容按照史实的内在逻辑从整体上作一个优化:

人类文明的引擎第一次
工业革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万能的原动机” 蒸汽时代
第二次
工业革命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立体交通的诞生电气时代
第三次
工业源于:大专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革命 穿越大洋的电波
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文明的进步
从上面的知识结构可以看出三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更加具体,线索更加清晰,根据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人类分别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引擎”的认识。
因此,要求教师在优化教科书的内容时,要遵循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的逻辑,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还要注意不同模块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之“形散而神不散”,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历史概貌,实现历史与逻辑的统

一、实现对文本的尊重与超越。

参考文献
赵亚夫.三十年来历史教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学历史教学,2013(1-2).
陈伟国.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策略[J].历史教学,2005(11).
[3]史秋鸿.高一历史新课程,想说爱你不容易[J].历史教学,2008(15).
(责任编辑庞丹丹)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