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历史教学历史教学偶得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15590 浏览:6939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历史新课标是对传统历史教学的一次大胆突破。新课标理念下的历史教学不再是简单地陈列史实,分析原因,评价结果,而是变成了多角度多侧面探究历史真相、分析评价历史现象,因此,教材和试卷中出现了大量的历史材料。面对这些从未见过的历史材料,学生多少有些茫然,那教师怎么办?

一、充分占有史料,还历史本来面目

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教材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往往是“正面人物千般好,反面人物万是非”,结果造成学生遇到一些从事实出发,以史料为题干的习题就迷惑了,不知如何作答。
例11898年戊戌政变时,慈禧太后重训朝政,有人告李鸿章是维新派。慈禧因此问他“有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回答:“臣实属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慈禧听后默然。从这段君臣对话的内容及其结果来看 ( C )
①李鸿章已经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②李鸿章是变法图强的倡导者③慈禧太后主要关心自己的权利④李鸿章倾向于维新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学生看到选项后就懵了:李鸿章不是卖国贼吗?他不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洋务派的代表吗?这些选项怎能和李鸿章挂上钩?
例2五四运动中,直系将领吴佩孚通电说:“大好河山,任人宰割,少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情可嘉,其情更有可原。”材料表明 ( A )
A.吴佩孚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B.北洋军阀直系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C.吴佩孚要求开展武装反帝反封建的斗争D.北洋军阀政府迫于压力而支持学生运动
学生看了选项后,大多认为没有正确答案,选项出错了,还有的学生选了D项(“直系将领吴佩孚”不等于“北洋军阀政府”)。
针对学生的困惑,我进行了认真分析,觉得有必要多介绍“历史人物的另一面”,使历史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介绍李鸿章时,除了说他是洋务派的代表、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签订《马关条约》的“卖国者”外,还应介绍他对中国落后状况的分析、政治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与翁同龢的交往、谈判时的苦恼和“力争”。 介绍吴佩孚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他誓死不当汉奸、为官廉洁的一面、生活作风检点、五四运动中的表现等。
讲述“历史人物的另一面”就是一切从事实出发,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按照历史本来的面目来认识和研究历史人物。让学生学会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用全面的观点对历史人物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评价,以免以偏概全。

二、以史为鉴立意高,联系生活明事理

历史课之所以耐人寻味,深受学生欢迎是因为历史教学有思想、立意高、主题鲜明,能够用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教学。
学习“罗斯福新政”时我定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并将这节课的思想升华到“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科学的理念,而每一种理念都有时代性,都不是万能的,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一高度。学生从这个角度来审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有了新的认识,即这场危机源于缺乏科学的发展理念。而要想解决这场危机,必须有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在当时就是凯恩斯主义。根据这一主题我紧扣新课标“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对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的作用”的要求展开教学活动,整节课围绕此中心设计了多个环节,从“探究病因”到“对症下药”再到“初见成效”,无不是围绕中心展开的,课本成为一种“服务于教学的工具”。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联系今天的现实,认识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联系美国当今的次贷危机,认识到任何一种理论和措施都不会包治百病,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联系新政后的美国,认识到人类的创新能力是无穷的,相信人类最终会解决当前的危机……这些言论都不是教材里的,但在教师的引导下,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和思想就被挖掘出来了。学生也在学习中更好理解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培养了情感,达到了潜移默化、以史为鉴、知书明理的目的。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在全球源于:毕业生论文www.618jyw.com
化的今天,危机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冲击?中国会不会因此也陷入金融危机?这样,学生自然会关注现实,关注时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学完这节课后,一些学生认识到学好经济太必要了,和科技人才相比,中国更急需懂经济的人,并打算以后好好学经济。所以,联系生活的课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历史教学的定位如果只着眼于考试和分数,其局限是明显的。历史教师应该积极传授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评价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联系历史关照现实。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读史使人明智”的目的。
(责任编辑庞丹丹)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