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课堂教学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深思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12540 浏览:480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堂是学校教育实践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增强素质,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场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校竞争力,研究和实践课堂的实效性成为思想品德教师的共识。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教师追求的理想的教学境界,也是一种实效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是学校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抓手。高效课堂表现为教师驾驭课堂自如,学生学得愉快,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教学目标有效实现。高效课堂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覆盖面广,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三维目标有效实现,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一、提高学科素养,增强人格魅力

一些思想品德教师学科素养不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思想品德教师摆脱不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灌输的方式教,只考虑“我怎么教”。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逻辑性较强,呈框架结构。有不少教师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有时还出现教学盲点,对教材知识分析错误。为了体现课堂的精彩高效,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四五个甚至更多的教学活动,学生表演、小组讨论、做游戏、看视频、听录音等等,结果是活动时间过长,活动效果差,教学效率低。这充分说明了教师过于主导,预设太多,而严重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态生成。三维目标虚定,难以实现。2.一些教师不重视对思想品德教材的二次备课,创新能力不强。一些教师往往止步于写完教案上完课,没有重视课堂上学生的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生成性知识,不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缺乏完成二次教案和对教材的再度开发的能力。3.教师社会价值观不同,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不一,其中一些教师把一些消极思想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学生讲授,没能全面分析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认识。这不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初衷。
随着课程改革前进的步伐,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专家朱永新先生认为: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教师要有更高的要求,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朱永新先生认为,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所以教师要坚持每天读书,读些教育理论书籍和报纸杂志;对社会的时事要把握好敏感度,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勤写教学随笔,注重反思。不断更新观念,积累经验,积淀知识理论,这样会让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突显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个学生。

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在分析教材内容时往往要结合社会的时事热点、民生万象。有些教师一节课上会举很多例子,越讲越收不住,学生只有听的份。教师没有适时地设疑,制造悬念,让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从而启发学生思维,生成问题,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在提问学生时,来来去去都是提问那几个学生,大部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突显,极大地遏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朱永新先生认为: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如果学生提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学生提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导向性的意见,而是首先要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意见,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要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不要对学生鲜明的个性或完全否决或过度赞赏,而要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意外”生成资源,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思维的碰撞,使课堂在不断的“生成”中绽放美丽和精彩,充满生命的活力。另外,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达尔文有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备教法也要备学法,做到因材施教。学法指导要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人生难免有挫折》时,笔者列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围绕“成长中的我在人生中难免有挫折”,让学生小组学习,自学课文内容6分钟,然后提出问题,让其他小组同学帮助回答解决。在学生回答过程中,适时点拨,正确引导,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逐渐活跃。在学生互助学习中,学生不断生成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小组学习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分析的思路,如如何阅读课文,怎样找出关键词句等。整节课让学生认识挫折,树立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在这节课中学生参与度高,知识落实到位,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这样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性。

三、用心进行教学设计,突显高效教学

在听课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教师设计了不少的教学活动,但活动都没取得实效。要么是学生表演不到位,要么是活动不体现内容,要么是表演时间过长,活动效果差,要么是教师没能准确归纳说明。整节课下来,感觉活动挺多,课堂挺热闹,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没多大效果。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可见,我们还要钻研和吃透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的活动形式要行之有效,否则宁愿不设置活动。对教材要敢于二次开发。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课程以“成长中的我”为主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课程设置的很多框题的主要内容仅用很少的篇幅阐述。学生学习时,很难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补充相关知识,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挖掘、拓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身边的事为材料展开分析,让学生归纳,从而得出结论观点,构建知识框架。同时,及时在原有教案的基础上,补充课堂教学的生成,进行教学反思,完成二次教案。“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乐学、创学的课才是好课,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乐学、创学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因此,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注重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想想怎样让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真正成为一名能创设高效课堂的优秀教师。

四、重视人文性,让学生爱学

不管是不是班主任,关心爱护学生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我们要和学生多沟通交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多参加学生的活动,和学生一起乐、一起聊天,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只有建立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爱才能被学生接受,学生对教师才会有好感,有信心。尊重学生人格尤其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绝不能伤害学生的尊严,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是让学生理解、喜爱教师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同时,课堂上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知识征服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关心。有些学生,只需要教师一个关心的眼神,或一句赞赏的话,就能奋发向上;有些学生则需要对其有意识地冷落,才会不停思考,进而从行动上改变自己,以求得教师的关注;有些学生不喜欢教师当着同学们的面表扬自己,只要教师在作业上写上几句赏识的评语,他乐开怀了。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形式的爱,学生才会给予教师特别的爱,才会喜欢教师并爱听教师的课。
实施高效教学课堂已经成为了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以学定教,关注学生动态生成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我们努力实践高效教学课堂,不断地促进高效教学在课堂中得以实现,使素质教育更好地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袁妮)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