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27144 浏览:1213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自:毕业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才不会受制于书面知识的禁锢,才会主动地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才能在其今后的人生中有所成就。学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平台,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产生创新的。只要有了创新的,学生就会有足够的创新动力和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和过程比较单调,对书本知识的讲解也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点,经常采用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反复单调地练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都是被动填鸭式的,这使得学生的大脑成了数学知识的容器,而不是用来思考问题。这种沉重的负担压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通过自身活动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比旁人硬塞的理解得更透彻,掌握的速度也更快,同时也更善于应用这些知识,在头脑中的记忆也能保持得更长久。其实对于任何人来说,发现都是一种乐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可以采用“再创造”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做好创新引导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创新。首先,创设创新情境,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新发现和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不能不理睬甚至一味抹杀,否则下次学生有问题也不敢提,有话也不想说。要依据具体情况多鼓励表扬,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其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励学生探索创新。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引导者,适时鼓励指引,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和探索创新的快乐。最后,启迪学生开拓创新。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学生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从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迪,从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重视手脑并用,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把教材中的结论转化成为问题情境,使知识的形成过程变成学生可以操作的活动,充分运用好教具、学具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动手操作活动既能让学生的眼、手、脑、口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丰富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又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学生可接受的形式。试想,若不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而只是展开想象,大概很难有所创新。另外,多种形式的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如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知识宣传等,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从社会生活现象中寻找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切磋和相互启发,对问题进行探索思考并解决,这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培养数学思维,夯实创新基础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最复杂、最高级的思维过程,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是人智力的核心,也是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逆向思维的训练,使学生不拘泥于现成的结论,善于应变,敢于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一定意义上,逻辑思维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如果不进行各种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各种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人的感知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更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以丰富深化感知,发散思维。

五、运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挖掘一切积极因素,创建最佳的课堂结构,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跳出以往传统教学的窠臼,积极创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思维的求异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动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各种思维能力是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础,灵活多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善于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把自主探索数学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结出丰硕之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