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看我以晋祠对历史人物纪念看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特征

更新时间:2024-03-09 点赞:18237 浏览:7445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晋祠不是一个宗教活动的场所,而是为了纪念古代晋国的首任诸侯唐叔虞而建造的,所以它是一个纪念历史人物的场所,在这一基调的影响下,许多的历史人物也相继被置于晋祠内纪念,这些纪念彰显着人们对于某种完美人格的推崇,对后来人的行为和意识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而这些正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所涵盖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我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构成复杂,涉及面广,有着许多的特点,但又无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而确切地把握,所以,我们不妨从晋祠内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来寻找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些具体的特点,可归纳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对社会清平政治的热烈追求

唐叔虞是晋祠内第一位被纪念的历史人物,是我国西周时期晋国的首任诸侯,是周武王最小的儿子,周成王最小的弟弟,姓姬,名叔虞,因晋国古称唐国,所以世称“唐叔虞”。相传周成王“剪桐封弟”把叔虞封到唐国之后,叔虞便利用晋水和汾水在此汇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带领人们兴修水利,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励精图治、勤俭治国,很快使封国得到了安定,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唐叔虞因此而深受人们的爱戴,成为了一代贤王。叔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晋水之源修建了唐叔虞祠,这也就是晋祠的前身。
周朝在社会构成上实行的是分封制,在政治制度上推行封建宗法制,具有早期封建社会的一些特点,各封国的诸侯以周朝为宗主国,诸侯代表周天子可以独立地对自己的封国实行统治。因此诸侯拥有很大的权力,诸侯本人的意识就是整个诸侯国的行政意识,诸侯本人的贤良与否对于整个封国的政治来说是很重要的,对于日常百姓来说这一点体现在能否使之安居乐业,能,则为贤君;不能,则否,而在封建宗法的体制之下,这样的贤君是不多的,所以一旦贤君出现,百姓就会千古颂扬。从晋祠的历史记载来看,对唐叔虞的祭祀是从古到今从来没有间断过,对唐叔虞祠的维护甚至是扩建也是历代没有间断过,唐叔虞在北魏时被封为“晋王”,在唐代封为“安定王”,在明代封为“汾东王”等,从这些对唐叔虞不朽的纪念和推崇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整个封建社会的上上下下对于贤君政治的重视程度,这种情况反映在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则普化成了对清平政治的一种强烈追求与渴望。

二、对正义正直人格的充分肯定

晋祠内被纪念的周朝时期的历史人物还有一位名叫子乔的人,姓姬,名晋,字子乔。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9年,是周灵王的太子,故史称“太子晋”。史载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务合正道”。灵王十分看重他,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便让他以太子的身份辅佐朝政。由于太子晋的贤良,使得天下诸侯莫敢不从,万邦钦仰。
但是周灵王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太子晋的贤良正好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处理国政上,对于周灵王的许多不合乎正道的决定,能站在天下正道的立场上,置自身荣辱于不顾而敢于直谏,为此多次触怒了周灵王,引起了周灵王的强烈不满,父子二人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了。
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当时紧挨王宫的谷、洛两条河流泛滥,就要冲毁王宫。周灵王决定以壅堵之法治理洪水。太子晋则提出当以疏导之法治洪。同时指出了周灵王的所为“无过乱人之门,皆亡王所为也”。对于太子晋的直谏,周灵王怒不可遏,于是不顾天下诸侯的反对,把太子晋废为了庶人。不到三年,太子晋郁郁而终。
太子晋死后不久,周灵王也死了,太子晋的弟弟继承王位,即周景王,出于太子晋的名望,于是便委任太子晋的儿子宗敬为司徒,后来宗敬看到了国家渐渐地趋于动乱,便弃了官,避乱到了晋阳(今太原)。世人以为是王者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成为太原王氏的源起,后来太原王氏便追尊太子晋为太原王姓始祖。太原王氏后来人才辈出,渐成海内著姓。于是便在晋祠内造“子乔祠”,以纪念始祖子乔。多少年来特别是近年以来,太原王氏无论身处于海内还是海外,每年都要到子乔祠举行大型的纪念活动,并发展成了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活动。
子乔被尊为太原王姓始祖直至到被隆重纪念,究其发生的根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就是人们对子乔无罪被废的悲剧性结果的一种深深惋惜,以及对昏庸无道的封建统治者的一种无言反抗。另一方面则主要是人们对于子乔那种能站在天下大道的正义立场上,不畏强权,不顾自身安危,能坚持天下至真之理,不以个人的荣辱进退为出发点,敢于为天下百姓直言的正义正直人格的一种内心尊崇和充分肯定。这也正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

三、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在晋祠内纪念的历史人物之中,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身份最为显赫的就是邑姜。邑姜是周武王的王后、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唐叔虞封到唐国后,因为在诸子中叔虞最为年幼,所以母亲邑姜实在放心不下,便随叔虞到了唐国。以此为根据,到了北宋的时候,人们便在叔虞祠的西面建祠以纪念邑姜。但这个时候的纪念只是以叔虞之母的身份被纪念的,只是我国古代封建宗法社会一种常规的祭祀。充其量只是出于对叔虞的爱戴而进行的,是封建宗法社会中“子贵母荣”的体现。但是在后来的祭祀活中对邑姜的祭祀重视程度却大大地超过了宗主唐叔虞,这却是和她的宗法身份无法适配的,因为在封建宗法社会中是男尊女卑的,所以女性即使再尊贵,其地位也是不能超越男性的,尤其在封建王室中更是如此,所以其中的缘由肯定不是她尊贵的宗法身份,而是另有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因为祷雨屡有灵验,我们研究传统文化所应关注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我国的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农耕社会,社会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而农业之本在于雨润之泽,邑姜因为人们求雨有应,极大地促进了晋祠当地的农业主产作物——水稻的生产,使当地的生产生活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历来被誉为北方的小江南,所以在宋熙宁年间邑姜被封为“显灵昭济圣母”,并修造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之后在明洪武年间又被封为“广惠显灵昭济圣母”,在清同治年间又封为“广惠显灵昭济沛泽圣母”。从封号当中的“济”、“沛”、“泽”等字中我们都可以读出关于雨水的信息。 除此之外,就纪念的殿宇来说,圣母殿的规模远在唐叔虞祠之上,并且历朝历代都有修葺和增饰,使这座北宋的建筑得留存到现在,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晋祠的主体建筑,而这些则更不符合宗法。
每年的农历七月,是盛夏时节,骄阳似火,这是一年中最易发生大旱的时候,人们便举行对邑姜的祭祀纪念活动,周围十里八村的人们都赶来聚会,并且演戏赛会,一连热闹七天才告结束,盛况超过了晋祠中对任何一位历史人物的祭祀。千百年来这一活动已经发展成了晋祠地区最为重大的民间节日和传统文化活动。
以上这些充分说明人们对于邑姜的纪念和祭祀敢于舍弃封建社会的体制核心——封建宗法,转而着重于对雨润之泽的渴望,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可见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四、对舍生取义精神的大力推崇

在晋祠内还纪念着一位春秋时期的一位历史人物,这就是豫让。豫让,春秋末期晋国人,初事范中行氏,但很不得意,于是改事智氏,做了智伯的家臣,因智伯以国士之礼待之,所以在智伯被赵国始祖赵襄子杀死之后,他便多次以自己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一个人的力量勇敢地对赵国的国君赵襄子进行刺杀行动,为智伯报仇。在一连三次的刺杀过程中,豫让为了埋伏伪装,不惜吞炭哑喉、铣面易颜。但行刺行动最终宣告失败。在豫让被赵襄子捉住之后,赵襄子对他的行为表示大惑不解,便问豫让说:你原来供事于范中行氏,范中行氏败亡之后也没有见你这样为范中行氏报仇,今天智伯死了你为什么却如此不依不舍并且不爱惜自已的身体发肤而为其报仇呢?豫让回答说:智氏以国士遇我,我故以国士之报之。赵襄子因之感动,于是脱下自己的战袍让豫让砍了三刀,以成全豫让之志,并下令释放了豫让。然而豫让却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对着智伯死去的方向,泪如雨下,然后大叫三声,伏剑而死。后人根据这段故事评论说:中国忠义之风尚,实以豫让为开端。
豫让刺杀事件的发生地在离晋祠不远的赤桥村,当地人民以豫让为荣,因事件发生在村中的一座桥边,基于豫让赤心报主,当地人便把村名改为了赤桥,以此纪念豫让。并且还把他列为“晋水七贤”之一,在晋水之畔的文昌宫为其造像,四时祭祀。豫让作为春秋时期的一名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家臣,在主人被杀之后,没有作鸟兽散,而是有感于知遇之恩,以身报之。豫让的所作所为彰显的是一个“义”字,所谓“义”其实就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在我国漫长的古代封建社会里,“义”几乎是处理一切社会关系最核心的行为准则。豫让用自己的性命换取一个“义”字,强调了一种责任和担当,为后世的“义”作出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行为准则,从此舍身而取义成为了“义”的最高解释。相比那些春秋时期风流占尽的大人物,也许豫让并不算什么,但他舍生取义的精神却在后世得到了大力的推崇,晋祠之所以能为豫让留有一席之地,恰恰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肖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