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效构建科学高效小组合作探究之对策研究怎么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22446 浏览:9694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克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使小组合作探究落到实处,这是让很多科学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因此,探寻科学高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应该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策略;科学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包括“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因此,小组合作探究是时代赋予科学教学活动的要求。目前的科学课,虽然很多科学教师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流于形式的较多,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及合作意识差,以致于合作探究的学习效率低下。

二、研究结果

“构建科学高效的小组合作探究之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操作:

(一)策略一:建立合理科学的小组

1.小组的建立应尊重学生的意愿,配以教师的适度调控

首先和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我们实验室是10个小组,请班主任选出能力强且有责任心的的10个学生作为招集人,同时选出10名需要帮助(由学校教育小组内老师商量做出的,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品德表现等)的能力相对弱的10个孩子。课前事先告诉学生可以自由组合。由选出的10人去招集人员组合小组,男女生搭配,愿意组合一个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加分。因为小组是由好朋友,或者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是因为性格相似、观点相近走到了一个组……自由组合到一起的他们实验合作比较默契。

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事实证明,只要教师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必定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名称蕴含了他们的目标,有的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有的以NO

1、自信、无敌等表达自信心。

3.明确组内人员的责任

在每个合作小组内由小组成员确定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各一名。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等,让每次合作学习都有序地开展。记录员要负责将小组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便于向全班交流汇报。汇报员负责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检查员负责材料的整理,遇事协调。这种角色分工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要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每个人都有机会承担各种角色。

4.及时进行组间调整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会不平衡,甚至会有很大差异。根据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个别人员的调整或重新搭配,但调整的前提是经过组员的同意,使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5.教给合作方法,让学生会合作

可以把小组合作调查表的10项内容让学生分析,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让学生知道合作时遇事如何解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怎样进行合作。学会合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互相讨论、配合,互相尊重,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一起去解决一个问题,去做同一件事情。

6.制定合作必须遵循的常规

(1)合作前要认真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2)勇于承担任务,既要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积极参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见解。
(4)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不插话,有不同意见等他人说完再说。
(5)小组内要形成统一的意见,也可保留个人的想法,回答用我们组认为或用我个人的想法是……,区分小组的意见还是个人的意见。

(二)策略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小组评价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所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小组合作的评价应该是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每组都有一张评分表,组长每节课记录每位成员的情况,采用评比积分的鼓励机制通过组内自评,教师评价的方法强化评价的监督,激励、导向作用。每节课的评价方法如下:

1.小组课堂发言记星。

2.举手最多的组有优先发言权。

3.定期评比,评出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组员奖……,评奖纳入学期成绩。学期末还通过“说说我自己”、“大家评评我”、“老师眼中的我”等多方评价,使学生对一学期的我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运用目标激励法,让学生朝着这样的目标去努力,合作探究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三)策略三:调整科学教材内容,使内容更适合学生合作学习

1.重整教材内容,让每节课的内容更适合合作学习

如,《繁殖》一课,植物的种植需要小组同学的合作,从准备材料到长期的观察及记录,都需要分工合作,长期坚持才能完成实验。再如,《神经》、《感觉》等课,每个实验都要让学生去体验,而这些实验必须是学生两两合作才能完成的,才能体验感觉器官、神经的传递作用。每节课都会选择适合学生小组合作的实验,让学生合作完成并进行评比。

2.重整单元内容,让每个单元内容更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每次上新单元内容之前先提出合作方面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有个心理准备,尤其是我们是住(寄)宿制学校,学生不可能每天都回家,这就要求我们每周五回家之前就提出要求。如,五上《形状与结构》单元,提出的单元要求如下:(1)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吸管有回形针各1包、A4纸5张;(2)收集有特点的建筑物、桥梁,并对其特点作简单的说明。小组合作做成一份小报;(3)观察电网铁塔或工地脚手架并拍成照片带到学校,用老师电脑做成PPT播放;(4)小组合作用吸管或报纸等卷成的管状棒搭建一座建筑物,比美观、比承重的坚固度。

3.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或顺序的调整

如,五下《神奇的机械》单元,教材是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传动—自行车”的顺序编排的,每一种机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都是为最后一课解决自行车的问题作准备的,因此,没必要一定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我上这一单元时先搬一辆自行车到教室,让学生去提关于自行车方面的问题,学生提出关于自行车零部件及为什么这样组装方面的问题,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列表并进行归类,由学生选择研究的顺序,解决杠杆、轮轴、斜面省力的原理及传动的特点。像这样对一节课内容、一单元内容的的调整、整合,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小组合作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四)策略四:让合作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寻求更多的校外资源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让课外探索研究成为课内实验的延伸。课堂实验的结束不等于教学已经完成,学生在课内的探索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学生感兴趣的,鼓励学生课外继续研究。比如,研究了植物的繁殖,学生对种植植物感兴趣,我就提出以小组为单位,可以种一盆用种子繁殖的,也可以是无性繁殖的植物,只要连续种植一个月以上能成活的,就给小组加分,学生很感兴趣,有的学生用撇蓝的球茎、土豆的茎繁殖,种了将近二个月,撇蓝开花还结了种子;用土豆种植也成功了,收获了小土豆,学生还提议把小土豆收好明年再种。再如,研究了《大气压力》,学生想利用大气压力原理进行发明创造,有的小组做出了不会掉地的铅笔盒,有的小组利用大气压力的原理设计了小玩具。
结合学校每年的科技节活动、每两年一次的栖霞区“探索杯”比赛的机会,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进行作品创造。比如,每年一次的科技节,我们都会进行科技小报、小发明、不制作、科学小实验的评比,要求人人参与,每人必须完成其中的两项。有些可以是个人独立完成,有的则可以是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成绩既算作个人的,也算作小组成绩。

三、思考和困惑

小组合作内部的管理如何更好地操作,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更准确;如何才能激发每个小组成员的最大潜力,个体在小组内如何得到进一步地发展及小组在集体中的进步等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大卫·W·约翰逊.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M].刘春红,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L·A·巴洛赫.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M].曾守锤,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源于:论文例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