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政治生活《政治生活》教学能够学而信之吗

更新时间:2024-02-26 点赞:7089 浏览:22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当下许多学生对高中政治课中的政治生活版块“学而不信”,基于该学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几点正确的引导方案。
关键词:政治生活;思维特点;课程资源
环顾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尤其是在政治生活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的“学而不信”的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凸显的问题。它集中表现为他们迫于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的压力,可以记住政治常识中的知识点,掌握解题能力,但他们对所学的治理原理却流露出不认同、质疑或根本不相信的态度。“学而不信”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原理的接受和思想态度的转变,而且妨碍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政治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而不信”的问题,努力创设“学而有信”的政治课堂。笔者根据自身《政治生活》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学而不信”问题的成因

1.政治生活教材本身的资源相对匮乏,不足以使学生相信教材所述的原理

虽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新版政治生活的教材摆脱了传统的刻板教条,强调以学生为主线来阐述政治原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材内容在语言表述方面,说教式、刻板专业的政治表述多,而更贴近学生的语言相对较少,这就在无形中拉远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由于现在减负的要求使得教材本身的阅读量缩水,教材往往是面面俱到而又浮光掠影。教材在呈现知识点方面,学生看到更多的是政治术语,缺乏鲜活的事例进行讲解。如,在“中国社会主义的表现”内容时,提到“中国的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教材并没有用具体鲜活的事例来具体说明,这样就让学生对“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产生了一定的不理解和不信任。

2.高中学生自身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模糊不清也是导致“学而不信”的重要因素

高中学生很多还是习惯于讲解后记忆,并不重视自我学习与知识建构,加之他们的感性思维较多,理性认识的也很强,同时受生活阅历少、思维不全面等原因的影响,所以对政治生活会存在一种“你教你的,我信我的”的现象。例如,在教授“建设法治、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内容时,笔者播放了一组展现政府职能的幻灯片并分析总结:我国政府是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政府。结果底下的学生反应不一,许多学生看问题往往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用个别现象代替一般现象,产生对某些问题的误区。如果对此缺乏正确的引导,“学而不信”的现象也就很自然了。
3.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较被动以及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残余,是出现“学而不信”现象的主要原因
教材的编撰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如上海的思想政治课本是2007年的版本,一直沿用到现在,教材是固定不变的,而教师是可以发展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课程、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如果教师对教材绝对依赖,缺乏对课程资源的丰富和开发,那就难以实现“学而信之”。另外,受传统评价体系的影响。很多教师依然把卷面成绩作为考查学生最终成绩的唯一标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按部就班、谨言慎行,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的教学必然会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由此可见,政治生活要使学生“学而信之”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二、如何由“不信”到“信之”的应对策略

1.教师应该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用事实说话
学生为什么会对政治生活教材内容缺乏信任呢?这既与他们的年龄、认识的深度有关系,也与他们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高中生看待一些现象时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是完美无暇的,要么是一无可取的。尤其是当今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丰富,对于这些信息高中生很难正确地去看待。例如,在讲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容时,要想让学生“学而信之”,就必须还原给学生真实的政治生活场景。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去看待现实政治中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既不隐藏我们的不足,也不夸大别人的优点。如在讲食品安全问题、拆迁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环保问题、交通问题等等,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并没有回避,为了解决这些改革过程中的难题,政府连续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

2.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政治课堂,通过体验式教学纠正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与误区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积极努力地创设条件,将教材中所涉及的政治生活与学生的政治生活相交,这样才能迸发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火花,情感的共鸣,才能真正地以理服人。笔者听过一堂区级公开课,课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课题是政治生活中最难讲授的内容。这位教师并没有一上来就宣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是先通过竞选两位不同的候选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选举的不同方式及优缺点。再通过中国进程的介绍,使学生明白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渐近的过程。最后再通过对制度提出自己的方案这一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形成对“”这一概念相对客观的政治认知。从这位教师的成功教学案例可以看出,要实现“学而信之”作为教师要努力走进学生的生活,给学生更多的更真实的政治生活体验,在体验实践中去获得真知。

3.教师应增强自身的政治信仰,只有教师信,学生方才信

教师首先要加强专业学习,强化专业化发展,同时要提高思想觉悟。要做到以理服人,教师就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要有高超的教学方法,要有恰如其分的生活事例。其次,教师还应具备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对生活中有关政府的一些正面的、负面的资料要做好搜集、分析、甄别。做到这些,才有可能使自己对党的理论、政府的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也才有可能使自己信。在课堂上,当学生对党、政府、腐败问题等有疑问时,教师不能敷衍了事,或者用大道理压下去,而应坚持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辩证、全面地认识这些问题,真正使学生心服口服。
“学而不信”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作为政治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去分析和寻找教学对策,使学生做到“学而信之”,让政治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陈文辉.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8).
(作者单位 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