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言文字如何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11874 浏览:4663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文能力主要有听、说、读、写四种。这四种能力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教师在培养中应注意科学性、长期性、多样性。
关键词:新课程 理念 培养 学生 语文能力
现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运用语言文字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生活能力。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呢?我认为最有效的途摘自:毕业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径就是饱含情感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淋漓尽致地读,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感与认知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又都是在情感动力影响下进行的。一则新闻,一段课文,一篇文章看一遍并不能准确把握它的意思,饱含情感地多读几遍,就理解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因此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进行训练。

1.加强读的训练。

这需要教师正确指导。不仅指导阅读形式,更主要的是指导读的方法,即读时要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悲壮处还他个悲壮;愉悦处还他个愉悦;赞赏处还他个赞赏;愤怒处还他个愤怒。也就是讲究披文入境,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默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也非常重要,默读是以朗读为基础的,学生只有具备了朗读的技能技巧,才能把朗读中的情感迁移到默读上去。

2.加强背的训练。

一代文豪巴金少年时代就把《古文观止》上的二百多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他曾在《谈我的散文》中说:“读多了,读熟了,背会了,常常可以顺口念出来,久而久之也就体会到它们的好了,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记忆的最佳时期,针对这一优势,让学生多背诵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尤其是古诗词,它的情感性较强,又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更应该让学生多背诵。

二、饱含情感地听,培养语文能力的前提

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听读材料,是一次很好的听话训练,在学生听的时候,教师要创设意境,指导学生蕴含情感,使学生能够真正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受,做到真正的感情投入。
其次,要利用读书欣赏课,创设机会和情景,安排学生进行听读训练,内容应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跟上时代潮流的或有超前意识的,听后让学生有感情地复述或发表议论。

三、声情并茂地说,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

在教学中应强调说话训练的作用,课堂教学中说的训练内容较多,着重抓这样几个方面。
1.注意抓复述训练。先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复述,复述时要求有一定的情感。如果学生复述有困难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其方法。
2.切实抓看图说话训练。课文中的图画是非常好的素材,在上课时抓好每篇课文中的图画进行训练;还可以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画,拿到课上让学生畅所欲言;也可带领学生到社会上去参观调查,然后让学生发表议论。
3.对话训练也很重要。可选接近学生实际,有真情实感的话题,让学生揣摩好各自的情感然后进行对话训练。在语文活动课上鼓励学生勇敢地寻找话题进行对话。

四、情真意切地写,培养语文能力的深入

在作文教学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习作愿望和,洞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活跃开阔的作文实践平台,还学生一个自主习作的空间,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1.充分发挥教材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

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2.扩大阅读面,加大积累力度,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习作能力。

要积极为学生开发阅读资源,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展示活动。
3.重视作文的评改,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应从起始年级起,就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的空间,教给学生一些修改作文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评改作文的积极性,激发习作的兴趣,养成自觉主动修改习作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认识、相互交流和相互评价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培养这四种能力不能割裂开来,单打一;讲究综合效应;培养时注意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能力培养应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能力非在一朝一夕而在坚持不懈中。教师在培养中应注意科学性、长期性、多样性。
参考文献:
巴金.谈我的散文.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