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浅谈浅谈小学德育工作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18207 浏览:823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小学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和过程管理,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与活力。工作中,遵循“以创新求发展,以实践增实效”的总体思路,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德育;素质教育;小学

一、以丰富的德育内容为基础,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学校德育工作要能适应时展和人的成长规律,必须克服以往内容空乏、渠道单一、强行说教等弊端,增强德育的活力与实效性,必须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必须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家庭、社会为依托,不断拓宽德育渠道。

1.以重大节日纪念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的需要,是德育工作的主旋律,要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看得见、感觉得到的事件,重大节日纪念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受到教育,悟出道理。例如在国庆节,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写诗作画,举行“歌颂祖国,赞美家乡”的诗歌朗诵会。

2.以家庭、学校为纽带,建立家校联合育人模式

家庭教育在配合学校教育,塑造学生健康精神世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沟通家长和教师间的情感,明确制订出家庭教育总目标及教育环境、教育行为等家庭教育分目标。其次,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家长每天要与孩子交谈半小时,要给孩子检查家庭作业等。

二、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手段,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积极的情感,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促进体素质的提高,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切实保证。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必须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为学生的情感开发者,变陈旧封闭的信息传达者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指导者。

2.注重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主动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都要坚持原则,班干部实行轮换制,值周实行全员参与制,从学生中聘任班主任助理,让学生更加直接、全面地参与班级的管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三、以养成性训练为重点,夯实学生的做人基础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不能单纯地局限于“明理”,要“习行”进而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在德育工程的实施中,重点抓好的就是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的训练。

1.发挥环境的功效,培养学生文明素质

优美的环境,具有美感的事物,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的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是学生每天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良好的校园环境,将在学生人格品质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并伴随终生。校园环境阵地的育人作用不容忽视。我在教室里悬挂学生的书画作品,既美化了教室,又使学生对道德规范耳闻目睹,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2.实施分层次培养,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将目标细化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包括上课姿势,写字规范,参加活动,待人接客等各个方面,在学生入校时就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逐条分解,标上分值,每月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检查、督导,并考核积累。学期末,采取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的“四评”方法,得出学生的总评分值。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彰,对存在问题的学生提出希望和要求源于:毕业生论文www.618jyw.com
。这些做法都能扎实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学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石海镇川堰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