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巧用阅读期待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13710 浏览:579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摇阅读期待
0450-9889(2013)06A-0029-02
阅读期待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它是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预先对作品的内容、情节或情感所形成的期许,能够反映读者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阅读水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用阅读期待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吸引学生走进文本潜心阅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

一、利用自读,唤起期待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喜欢课外读物的程度远远胜于课本。究其原因,其实大多跟老师自身有关,因为教师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往往过多干预,学生学得被动,自然提不起兴趣。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转变视角,调整教学程序。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刚开始接触课文时学生是兴趣盎然,但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到了品读课文阶段学生却兴味索然。这是受阅读期待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课文前有太多的未知等着他们去探索,初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阅读的兴趣逐渐降低。此时,教师必须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教学程序以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课堂情绪。
如教学《我的外公》一课,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对外公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学生在阅读之前产生的“外公是怎样的人”的阅读期待,此时得到了满足,如果教师在后面的教学还紧紧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学生就提不起兴趣。教师应事先预料到这一点,及时转变视角,调整自己的教学程序,提出新的问题“除了以上这些,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的阅读期待:外公为什么这么爱读书?外公的学问为什么会这么大?促使学生继续深入阅读。
2.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天生的就拥有的珍宝,它是引发阅读期待的催化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相关的策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在课始让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品读课题。学生有的重读“我”字,强调是我不是别人;有学生重读“最”一词,说明还有比我弱小的;也有学生重读“不是”一词,突出我并不弱小。这样的教学设计别具一格,学生不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也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萨沙为什么说他不是最弱小的”“谁才是最弱小的”的阅读期待。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这一主体的作用,解除束缚学生思想的枷锁,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目标,自由选择合作对象。
如教学《自相矛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交流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有学生说:“我想采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来读。”还有学生说:“我准备和我的同桌比赛读,看谁读得流畅,有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阅读的兴趣自然很浓。

二、体验情境,延展期待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往往浮于文字表面,局限于课文内容上。但阅读教学的任务不仅于此,还应把学生引入文章的字里行间,透过文字背后体验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而营造情境就是学生体验情感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来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背后的另一片广阔天地。
1.创设具体的图画情境。《美丽的丹顶鹤》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课文,从多个角度写出了丹顶鹤的美。为营造学生对美的欣赏,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笔者让学生通过“读读、画画、评评、再读”这四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学习感受丹顶鹤的颜色美。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图画,学生学得易、记得牢。
2.创设感人的故事情境。如教学《月光启蒙》一文,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文中的歌谣与童谣,学生深深沉浸在母亲对作者浓浓的爱的氛围中。随后,教师通过音乐的渲染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诵再现母亲患了老年痴呆后的情境,渐渐地,学生的眼睛红了,有的甚至黯然落泪,他们已完全置身其中了。最后教师又让学生把自己心中想对母亲说的话表达出来,使母爱之情进一步得到深化。
3.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一篇课文如一副美术作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www.618jyw.com
品,常常留有空白,教师如果在这些地方留给学生潜心默读、深入思考、放飞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木兰从军》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木兰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句话高度概括,但没有写出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在教学这句话时,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木兰说服家人的过程。这样的补白方式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了木兰爱国爱家的精神品质,激发起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延伸拓展,提高品位

“生活即语文”这一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语文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而应该向课外、向校外、向生活不断拓展延伸,使学生明白“语文学习无处不在、生活处处皆语文”,不断提升阅读期待的品位层次。
1.梳理材料,形成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学生的阅读期待品位也随之提升。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并对之进行梳理归纳,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期待,引导学生向知识的更深处追溯。
2.借助生成,机智处理。教学本身就是预设与生成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位有知识、有智慧的老师常常能巧妙运用课堂上出现的意外的生成,使之成为新的教学资源,再次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
3.走出课外,拓宽视野。既然学生学习语文的阵地得到了拓展,那学生的阅读期待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拓展。如学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西游记》;学完《三顾茅庐》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这样就能把学生阅读的期待和视野拓展到课外,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期待的魔力不可小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是一种等待的艺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善用、巧用“阅读期待”,让学生阅读因“期待”更乐,让阅读教学因“期待”更美。
(责编 韦 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