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动主体互动,激活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更新时间:2024-01-09 点赞:20002 浏览:849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学活动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是师生双主体、多互动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课前的生本互动、师本互动,课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后学生与生活的互动。
关键词:主体互动 互动教学 双主体 多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但学生不是教师改造的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只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实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以课程、教材为载体的教育内容构成他们共同作用的客体,在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在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中,最大限度地优化语文教研、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与效果,重视师生个体对语言、文学、文章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强调个体的积累和感悟,突出个体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师生主体性充分、健康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在语文实践中让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语文的规律,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这些都要求教师要注重主体互动,激活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呢?下面笔者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大胆放手,课前与文本、作者互动

其实这一步也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做好预习工作。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益,顺利达成教学目标重要的一环。因此,我总是要求学生在预习中要做到:第一,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并让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当“小老师”,完成字词的教学任务;第二,充分诵读课文,自主了解课文内容。我总是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按要求做好相关预习工作。如议论文,我让学生做的是:(1)这篇课文的论点是 。(2)为了证明论点,作者选用的事实论据有
,道理论据有 。(3)你觉得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有 ,如文中的“ ”。(4)你最喜欢的语段是 。(5)你的疑问是
。第三,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如上网搜索、利用教辅、利用图书等。第四,让学生尝试自主完成课后练习。第五,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预习成果,并对学生在预习中的收获给予充分肯定。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了解了作者,走进了文本,与作者与文本有了初步的互动,不仅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为激活课堂做好了准备。

二、精心设计,师生双主体,课堂多互动

“师生双主体观”认为,教师和学生各自带着自身的主体互相结合,从而组成一种合理的双向互补的结构,教学过程是在主体间相互交往的前提下,以认识为基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无论从特性上,还是从功能上,都应该是主体。作为课堂主体之一的教师,在组织、引导、激励学生的同时,更要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一)放下架子,营造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服务者的地位,要放下师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并尊重和信任每一名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能说、爱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鼓励评价,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强大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精彩导入、创设情景、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等等,但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教师的鼓励性评价。爱听好话,爱听表扬,这是每个人的天性,学生更是这样。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在整个课堂学习交往展示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多鼓励,少指责,我们要常说:“你源于: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www.618jyw.com
真行!”“你的回答真是太好了!”“虽然这次你回答得不太完美,但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回答得更好的。”教师还要多给学生掌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三)精设问题,主动互动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而且好的问题还可以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因为问题问得巧妙,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不断加强。这样,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回答提问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效果检验的过程。教师通过对不同层次接受能力的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就可以大致判断各群体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教师根据这一情况便可以对自己教学效果做出大致的判断,并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还要学会利用课堂生成。如在教学《孔乙己》,分析孔乙己形象时,有学生说:“孔乙己还真有点本事,也是个安分的人。”我并没有指责他没按教师的要求要学习课文,而是利用这个机会,当场问:“我请问这位同学,孔乙己有什么本事?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个安分的人?”等他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后,我又接着问:“这样一个有本事,又安分的人,在当时的社会里,却被人嘲笑,最后悲惨地死去,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这样,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设计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互动,不仅对孔乙己的外在形象,就是对这个形象的意义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四)导思导学,学会互动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正确找到答题的区间,准确得出答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质疑,以此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领悟学法,循法自学。如说明文学习,我们不但要告诉学生说明文的三要素,还要让学生掌握这些要素的方法和规律;在学习小说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时,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通过事件的分析、环境的描写、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等方面来把握。

三、加强指导,学以致用,课外自主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所以要让学生把课堂上掌握的学习方法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把方法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与习惯,这也是主体互动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外自主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来粗读、细读、精读。
(一)粗读
学生先看题目,思考文章可能写什么,再通读全文,查字典掌握字词,了解整篇文章写什么。
(二)细读
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读完一个自然段就想一想,这个自然段重点写什么,读完全文后,就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联系密切,怎样划分段落层次,把握文章的内容。
(三)精读
学生主要从写作的角度,分析作者怎样立意、选材、构思以及详略的安排、修辞的选用等等。
总之,主体互动教学,充分发挥了生本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平等互助、合作促进的作用。这样,既突出师生个体的主体性,又强调师生群体的合作互动,激活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和发展潜能,创造多层次、全方位交往互动,既生动活泼又扎实高效,可以促进师生知识能力、个性与人格和谐健康而主动积极地发展。
作者简介:
陈立新,语文高级教师,德化县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德化五中语文教研组长。
(责编 张亚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