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教依托电教媒体试述优化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6944 浏览:233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是多种因素形成合力的综合体现。在教学中,运用媒体“传递信息”是双向的,有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和学生向教师反馈信息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分析器参与认知活动能提高感知效果。在接受知识方面,看到的比听到的印象深,依靠听觉,一般能记住60%,依靠视觉,能记住70%,而视听结合却能记住86.3%。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创造条件,恰当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各种分析器的作用,达到高效的目的。

一、丰富表象,激活已有经验

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被感知,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知识载体,可以使静止的图形动起来,完整地展示事物变化的过程,使知识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降低学习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如在教学平移时,陈昕老师认为:二年级的学生很难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平移的特征。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平移的数学化特征,防止学生把两个图形之间的间隔数或点数当作移动数,她采取了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分层次各个击破的教学方法。首先在引入部分用游戏的形式,创设了F1方程式赛车图片在方格纸背景上的平移,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情绪高涨、满怀热情地凭经验指挥老师调整车辆位置,同时很自然地初步认识了平移。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接下来陈昕老师将课本中平移小房子的例题简化为平移三角形,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操作步骤数一数移动的格数,在数的时候学生的眼睛盯住图形中某一个点或某一条线段的移动变化,学生的关注点从整体图形的平移转移到对应点的位置变化上来了,准确地数出了移动的格数,达成了第二层次的教学目标。然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确移动的方法,在应用中巩固方法,陈昕老师充分利用了教材中小房子的平移素材,继续让小房子在格子图上动起来,达成了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应用中提升的目的。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可先引导学生把要研究的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汇报交流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使全体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个体的思维得到及时的概括和提升,同时其他学生也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新的启示。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最容易想到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对于“等积割补”等思路,学生很难想得到,但在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等积割补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因此,在教学时,我制作了图形的分、转、移、并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形象地展现计算公式的生成过程,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如上图: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不同的割补方法得出两种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运用课件的动态演示,能够完整地展现图形变化的过程。学生看后恍然大悟,不由感叹:怎么没想到,原来还可以这样转化的呀!在这里,呈现给学生的是他们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借助于操作、观察、比较、分析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

二、由表及里,凸显思维本质

斯苗儿老师说:数学课,离开了学生的思考,就不是数学了。有时候,你认为很真实的材料,不一定是数学所需要的。怎样把材料呈现给学生,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上出有思维含量的课,真正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体现思维的价值呢?这就要求教师认真解读教材、领会编写意图,力求使教学设计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用简单的材料上出有思维含量的课,体现出一定的深刻性,让数学课更有数学味。
如在认识长方体时,教师先出示图:,问学生:为什么你只看到9根?学生会想到有3根被挡住了;接着引出图:,认识长方体有12条棱;然后隐掉几根:,问:你还能想象出长方体的样子吗?再隐,只留下:。问:现在,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样子吗?它的棱还能再少吗?最后完整地展现这个长方体的立体图,认识长方体的6个面。这样的设计可谓匠心独具,教学过程的丝丝入扣,能引领学生不由自主地顺着教师牵引的方向一步步深入思考,让长方体的本质属性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接下来教师还是出示这样的3条棱,告诉学生,有这样的一个图形,如图1,,a=20,源于:论文格式排版www.618jyw.com
b=15, c=10。猜想一下,它可能是什么?改变图1得 ,当a =20, b=15, c=1,时它可能会是什么呢?再改变图1得 ,当 a=20, b=15, c=0.1 时,它可能是什么?再变得 ,当c=0时,它又是什么?在这里,教师呈现的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变与不变中很好地体现了一种极限的思想。

三、及时反馈,完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递信息和学生反馈信息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信息后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顺着学生学的路径实施教的路径。在以往的教学中,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对于小学生来说一直是个难题,学生很难实现从一维到二维的跨越,往往习惯性地将角的顶点与量角器左端的0刻度对齐,而且常常分不清到底该看外圈刻度还是看内圈刻度。尽管教师煞费苦心地总结概括出“心对点,线对边,度数就看另一边”等量角要领,反复讲解、示范,但由于实物教具和学生理解能力的双重局限,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总是不得要领,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对一地示范、指导才能慢慢学会。
华应龙老师设计的“角的度量”一课,让教师的教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他有效地避免了先前学习量长度时形成的“一端对齐,从头量起”思维定式的干扰,利用实物投影清晰、及时、有效地一步一步呈现量角的本质。在不断地强化、反馈、再强化中,学生通过不断地自主尝试,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下不但学会了量角的方法,并且理解了量角的本质,在操作中不乏思考与探究。如华老师利用纸质的量角器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并画出角,利用实物投影反馈交流,进而抓住量角的本质——重合。通过在实物投影上同屏展示两个学生画的不同方向的60度角,讨论比较异同,再同时呈现第3个学生画的120度角,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认识了“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等。还理解了内外圈刻度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使量角的方法迎刃而解。利用实物投影将学生的练习作业及时投到大屏幕上进行讲评,不但比直接出示标准答案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也能让学生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巩固。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在教学条件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一项协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他的主动学习,依赖于教师根据教材有计划、有目的的传授。学生学习的是前人积累的知识,缺少自己创造、发现的一个过程,虽然不需要经历人类发现新知识所经过的那种漫长曲折的过程,但是,要走通这一条捷径,完成这一特殊的认知过程绝非易事,它涉及许多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遵循一定的规律,合理地呈现这个过程将有助于学生省时高效地获取知识。电教媒体在优化教学中的潜在因素很多,只有了解内在联系、掌握相互作用的规律,使教师、媒体、学生之间实现结合的最佳途径,才能发挥它在教学中的优化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