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迷惑不要被学生“发现”迷惑

更新时间:2024-03-14 点赞:6126 浏览:208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得以体现,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更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也越来越意识到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课堂上讨论发言的形式走进了教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么一幕:一个例题(习题)的讲解结束,教师指着已完成的题目问:从这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接着学生开始思考……往往在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我们发现学生会出现这么几种情况:(1)学生的回答就是教师想要的答案. (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非常小)(2)学生的回答和教师想要的答案南辕北辙,教师通过引导慢慢引出想要“发现”的答案(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学生“发现”不了教师想要的答案的现象). 不管学生的回答是什么,作为听课教师的我,总想说一句:不要被学生的“发现”迷惑!

一、学生只是在“被发现”

案例1: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认识时分”
这一堂课,要求学生初步形成1分的观念,1分是最基本的时间单位,形成1分的观念必须体验它的长短. 在教材中也编排了许多体验1分的活动,如:有1分脉搏跳动的次数,1分跳绳的次数,1分能完成口算的题数等. 但有的教师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安排的体验活动似乎不太妥当. 比如:听一首1分的歌曲. 在选择歌曲时,有的教师选的是比较欢快的,如:《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题曲;有的教师选择的是旋律比较抒情的,如:《献给爱丽丝》钢琴曲. 放完歌曲后,教师会问:你觉得一分时间怎么样?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教师预料的,如果音乐节奏比较快,学生会回答“快”;如果音乐节奏比较慢,学生回答就是“慢”. 其实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每名学生对时间长短的体验是主观的,这样设计的1分时间体验活动是相对的. 试问:学生会不会觉得1分就只能听一首歌?
案例2: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
这一节课有的教师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出示例题,通过求跳绳的人数,学生列出算式28 + 17 = 45和17 + 28 = 45. 由于得数相等,这两道算式可以写成等式28 + 17 = 17 + 28,这是教学加法交换律的第一个实例.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仿照这个例子,写出同类型的等式. 再要求学生观察写出的所有等式,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都能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诚然,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对众多案例进行概括,把同类型案例的共同特征提取出来. 但是学生知道为什么吗?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通过举出同类型的算式让学生发现规律,用有限次的计算就得到“本质规律”是不是太武断了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不自觉地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让学生“被发现什么”,貌似在引导学生思维. 而事实是他在把知识强灌输给学生,学生还不能有任何的质疑,这是学生自己根据事实“发现”的呀!

二、学生只是 “假发现”

案例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三角形内角和”
教材的处理是先测量同一块三角尺上的3个角的度数和,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了两块三角尺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所以能够很快求得每块三角尺的3个角的和都是180°. 接着提出疑问: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安排学生通过实验解疑,把一个三角形的3个角拼在一起,从拼成的角是平角得出3个角的度数和是180°,从而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定理. 但是当老师提出问题: 这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的一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学生答案有了不同的声音:180°,360°……这些答案让我们知道学生并没有真正发现这个定理的内涵: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 教师根据发现的过程:从特殊到一般,通过操作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是“发现”不是简简单单地接受和知道,而是要“应用”. 作为教师给了学生判断的真理,学生是否能用“真理”去验证,这也是教师在“发现”后需要去引导学生的.
案例2: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九课时“9优秀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这节课教材中安排了发现9的倍数与整十数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1个9比10少1,2个9比20少2……探寻出几个9得数的特殊性. 但教师让学生填完表格后,追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往往不是如教师预期的那样:发现9的倍数和整十数的关系,而是想到积的规律——积的个位加1,十位减1……仔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话太空泛.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找寻的规律大部分以数字之间的规律为主,学生很自然的去找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如果我们改变一下问法:你找到求几个9的乘积的方法了吗?学生自然就会想到:求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
实际教学中,教师很注重学生给出的答案,而缺失对“发现内容”的必要引领和转化. 这样师生之间的问答就变成了“发现了什么”这样知识结论的简单传递,而对学生的思维毫无改变.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发现”更有效呢?

一、重新设计课堂提问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的确,在课堂上教师适当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在学生思维深处牵一牵,引一引. 但是教师也要先想一想你到底想让学生发现什么:是数与数之间的规律还是计算方法的总结;是一个归纳性的知识点还是某一问题的需要注意点……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提问,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抓住问题的本质.

二、将“发现”进行推广应用

常言道:“好的开始才是成功的一半. ”学生发现了什么并不代表他就学会了什么. 我们要将学生的发现进行推广应用,检验学生是否能将其发现运用到同类事件中,能运用就是“真发现”,否则就是“假发现”. 学生只有会灵活运用了,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才能体会数学的智慧、道理和思想精华.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