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人心人心自不同试述花有别样红研究生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5919 浏览:177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十个指头有长短,高矮胖瘦各不同. 只因不同,才造就了许多的精彩,正如罗素所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和发展性,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 差异性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个性,培优补差,促进发展,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一名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名学生的潜力.

一、学生分层,尊重差异

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他们的身上不仅体现着发展的共同特性,而且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的不同,表现出极大的个性差异.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一些规律:初中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对于一些会预习的学生简直是太简单了,他们根本不理会数学老师不停地讲解;还有一些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或家长的帮助,以及老师一定的点拨或者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也能把题学懂做会;最后还有常常所说的“差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面对这一教学现状,我们首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先天基础、知识领受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做题兴趣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将班中的学生分成不同的三个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618jyw.com
等次,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 ∶ 5 ∶ 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能掌握课本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在分层时应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 有进步的可以“升级”,退步的应“转级”,且分层结果不予公布,教师要善于激趣、指导、精讲、引思,调节并控制好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做好分类指导,对各层次学生的评价,以纵向性为主.
学生分层,尊重差异,每名学生都会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良好的心理气氛胜过任何教育技能,感情的共鸣,信念的确定,行为的顺应,目标的认同,达到教学活动的同频共振,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是属于决定地位的主体,谁赢得了学生,谁就赢得了教育.

二、照顾差异,科学处置

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随处可见,这在数学课堂学习中表现最明显. 探索一个数学现象时不同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思考问题也有高低、深浅之分. 作为教师应积极面对学生间的差异,照顾这些差异,理性地看待学生的一切,包括错误,使差异教学随处可行.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错误背后的教学资源,把学生的错误也作为一种教学资源.

1. 制定计划,实行差异目标教学

学生由于环境、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的不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差异”,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在制定计划时,要实行差异目标教学.
如教师在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时,可建立几种不同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一级目标,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直接应用公式解决简单问题;二级目标: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推导方法,并会解释公式的应用;目标:能自己独立完成公式的推导,并会灵活应用公式解决有关证明与计算问题;四级目标:通过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类比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化归的思想方法. 其中一级目标要求全体学生达到;二级与目标要求大多数学生掌握,而四级目标仅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思考. 这种教学目标的弹性以及因材施教的教法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体验,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2. 激发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应以兴趣为区别其层次之第一要素,而知识结构、认识水平等为次. 通过这样的区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情等的不同就相对符合其应受教育的实际情况,更便于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教育,更易最经济地发挥教育之优势,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设置的“24点”游戏,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游戏中渗透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生游戏时热情高涨,兴趣盎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且在四人小组合作下产生了多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只有在以兴趣为动力的条件下,才谈得上教育的效果;不讲兴趣的教育,造就出的不是庸才便是蠢材. 兴趣之于教育,正如水之源,木之本. 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展兴趣.

3. 作业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差异教学强调作为教师应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学生为中心,为不同类别的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笔者开展差异教学时,对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主要是采取“质与量”的差异. 从量上设计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巩固提高题等多形式的题目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对于作业有弹性地来选择;从质上设计一些开发思维比较强的题目来让A类学生独立完成,B,C两类学生可以结伴探究完成. 强化每个类别学生的思维量,拓展他们的思路.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加法时,笔者设置了拓展思维的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个“牌”游戏,规定红牌为正数,黑牌为负数,任意抽两张,做加法运算,看在一分钟内,自己能够完成多少. 再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镶嵌”教学内容时设置课后练习,笔者让学生制作正三角形、正方形,进而将三角形、正方形进行平面镶嵌等.
总之,差异教学应全面把握学生,因生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给予不同类别学生发展自我的平台和机会,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力争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技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