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因材施教中学数学教育革新下因材施教学术

更新时间:2024-01-08 点赞:9985 浏览:367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而且在其能教育人、陶冶人、启迪人等全面发展人的素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学的发展, 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 对数学教育已经有了新的要求, 数学教育要想适应这些发展变化, 必需进行不断的变革。
然而数学教育受社会、教材、学校、考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其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是很大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 改革涵盖的面也很广泛。
数学教育的改革取决于教育思想, 而教育思想又取决于数学观与数学教育观。有人认为, 数学是神秘的; 有人认为, 数学是人造的符号体系, 是严谨的, 枯燥无味的; 有人认为, 数学是现实的, 充满智慧的,等等。不同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 必然导致不同的学习和教学行为。数学是一种有待探索的、动态的、进化的思维训练,而不是僵化的、绝对的、封闭的规则体系; 数学是一门科学, 而不是一堆原则。因此, 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认识从事数学的一般过程; 又要充分体现数学教育的社会目标, 并且要符合教育规律。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取等等, 都要考虑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追求这两个方面的最优结合是我们改革的目标。
通过翻阅各种文献,我们提出我国新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设计应遵循基本原则: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态度。

1、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调动学生内在的探究。

高尔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因。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我们精心设计每节课,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学生想学、乐学,激励学生积极动脑、积极思考。我们经常采用如下方法:以旧引新,沟通引趣;揭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这些方法均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之前,我首先设计了一个师生口算比赛,指定一名学生几个一位数连加的题目,一分钟之内完成,教师用乘法口诀很快做出了许多题目的答案,而学生用连加的方法只计算了三道题。此时此刻,学生感到惊奇产生了疑问:“源于:本科论文www.618jyw.com
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这时,老师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呢,是因为老师掌握了乘法口诀,同学们想知道乘法口诀是什么吗?这就是今天要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这节课学生学得主动、生动,效率非常高,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2、注重学习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正如人们所说的“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思维方法的引导,使学生正确使用小学数学常用的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等数学思维方法。
(二)反映数学的技术功能和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数学在本世纪的发展表现在数学内部各学科之间, 数学和其他科学之间相互渗透的空前加强。数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使得现代科学的任何部分几乎都已带上了抹不掉的数学印记。不仅形成了一大批新的应用数学学科, 而且在与计算机的结合过程中, 形成了数学技术, 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不可替代的技术, 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现先进性、科学性、适应性和系统性。

我们的课程内容比较系统, 重视数学理论, 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常规计算等基本技能比较熟练, 这是联系实际、培养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我们的教材在反映现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方面还做得不够, 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 有时又不甚得法, 加上高考“指挥棒”的左右等等,是造成学生创造性能力弱的原因所在。

(四)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就一节数学课而言,在教学准备阶段,不管是新授课还是习题课,教师应先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数学认知能力,分析学生,研究学生,把学生大致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一般为三层),并要恰当把握。具体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由于分层对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所以,我们提出“隐形分层法”,即对学生分层的具体情况教师就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针对某一节课,分层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在教学过程当中适时调整。分层教学的实质不是“分学生”而是“分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差异,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确定知识点的不同,设置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低起点、多层次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层次教学方案。
课程改革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 要客观地分析成绩和不足。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也是有关培养人的百年大计, 不仅要有各级领导把握方向, 而且要有各方面人士的关心和积极参与, 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师,在学习和思考后, 提出上述看法, 与同行探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