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创造良好创造良好游戏环境,推动幼儿身心和谐进展学位

更新时间:2024-04-04 点赞:8755 浏览:268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游戏时,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营造与主题相适应的游戏环境。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材料,自由操作、自由探索,在与材料和同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所带来的快乐,学习彼此的经验,从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游戏 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在游戏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材料,自由操作、自由探索,在与材料和同伴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所带来的快乐与学习彼此的经验,从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园长期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幼儿游戏活动情况,特别是在游戏材料的选择方面大胆尝试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游戏材料应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不同,教师在选择、投放、变换游戏材料时,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一)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其活动受外界刺激的直接影响,随意性较强,因而对周围成人活动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此阶段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其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受到环境中具体事物的制约,在活动中缺乏明确的目的。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思维离不开具体的游戏材料,离不开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

(二)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认知范围扩大,其想象逐渐变得活跃而丰富。尽管幼儿主动选择的角色是有限的,但选择角色后能简单地设计游戏情节,把某个角色的几个不同的活动(或动作)排列起来,使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由此可见,教师需要适当丰富幼儿游戏的连贯性材料,使幼儿能够积极连贯地开展游戏,为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打下基础。

(三)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大班幼儿随着对社会认识的扩展和加深,直接经验不断丰富,想象变得更加活跃。在有主题的角色游戏中,伴随着游戏情节的逐渐展开,材料本身就能够增强幼儿游戏的。

二、游戏材料应具有动态性

(一)材料的流动性。

幼儿游戏材料要以幼儿的实验为基础,具有可变性。随着幼儿经验的不断丰富,游戏材料也要相应地变化。适当变化游戏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如,同在一娃娃家,一家有电话,一家有篮子,一家有茶杯。这样,一家若也想有其他家的东西,就必须想办法:寻找代替物;自己制作;到别家去“借”;去超市购买。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

(二)材料的可变性。

如,废旧的笔管可做“理发店”的烫发卷筒,“商店”将其和油泥结合制成许多飞机、帆船等当玩具卖,“饮食店”则当做吸管给客人使用。材料具有可变化性,能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三、幼儿园区角游戏的创设原则

(一)尊重幼儿的个性,利用丰富的物质材料。

1.及时更换陈旧材料,激发幼儿操作材料的兴趣。

游戏材料玩久了,幼儿就会失去应有的兴趣,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幼儿活动效率。因此我们常常观察幼儿的活动,发现哪种材料幼儿已经失去兴趣,就及时更换。有时也会给它换个位置,或采取过一段时间再提供的方式培养孩子操作兴趣。采用这一方式效果很好,幼儿又会产生新的兴趣。

2.资源共享,引导幼儿共同分享材料。

每个孩子在家里都拥有一些自己喜爱的玩具、材料,如:拼图、图书、智力魔方、棋类玩具等,可能有些玩具已经放置太久而不再关注,于是我们发动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带来和大家分享,大大丰富了游戏材料。如,有的小朋友带来的拼图、图书成了热门玩具。

(二)尊重幼儿的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游戏活动中,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入手,为幼儿营造宽松、安全、融洽、和谐、没有压力的精神环境,使幼儿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平等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动力。教师做幼儿的大朋友,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通过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采用有效的手段。如:鼓励的目光、关切的问候、轻柔的抚摸、不厌其烦的启发引导,与幼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鼓励幼儿坚持活动。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幼儿的自尊,接纳幼儿的个性。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困难时,给予支持与鼓励,使其坚持活动,给予必要的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618jyw.com
指导,助其完成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奋发向上,有自豪感,精神上获得愉悦,才能形成“独立、自信、合作、创新”的个性。

2.形成和谐的同伴关系。

彼此相容、纯洁友爱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摇篮。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大方地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谦让、友爱、助人、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学会文明的交往方式。注重给幼儿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相互接触、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交往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体验合作的乐趣;游戏为幼儿创造了关心他人、文明交往的机会与条件,发展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作为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满足幼儿游戏需要,提供多种的、适宜的游戏材料,创设可选的环境,这是游戏的前提。教师更应该扮演好两种角色:游戏开展的支持者——主要指老师介入游戏的时机,出发点是幼儿自己游戏的内在需要,而不是教师的教育意图,即幼儿需要的时候介入,老师的介入使他们更好地实现游戏愿望;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提供了教师了解幼儿的窗口,观察是重要的,观察是教师介入游戏的前提,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是教师预设教育活动的依据,更是评价幼儿发展水平的机会。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