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文言文新课改背景下对文言文课堂教学重新审视站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30418 浏览:1354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言文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得以传承,文言文功不可没。时至今日,文言文仍有其教学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它本身具有的认识功能、陶冶功能、发展功能上。遗憾的是,文言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重文字而轻内容,对人文价值缺乏关注;重诵读而轻理解,一味强调记忆;重讲解而轻自学,一味强调接受;重课内而轻课外,割裂“教”与“学”的联系。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文言文教学仍是素质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
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又具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①它不只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②它不只是管理学生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成为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③它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成为探究知识的场所;④它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执行的场所,而是教师教学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从这些特点出发,一方面,教师应从“教”的角色转变为“导”的角色;另一方面,学生应由被动接纳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教师的阴影中走到与教师平等的层次上来。教师的方法是引导,在知识、方法、能力的结合中,让学生享受知识的力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这种主体性地位,决定了课堂教学教师不能“唱独角戏”,不能搞“一言堂”,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课堂上应尽可能调动起来,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为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重新理解和认识课堂,确立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调动经验,缩小距离
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生活中就大量存在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但长期以来我们却在肢解分析的过程中将学生已有的经验排斥在学习过程之外,文言文教学过程不顾学生实际,不顾课文难以深浅,一律被处理成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经验,一律被强化为外在知识和认知的输入,所以文言文越发变得“面目可憎”,遥不可及。
基于上述认识,调动学生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深入人心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民间故事,说说影视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介入教学过程,远比照搬教参讲深讲透的分析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把握诸葛亮的思想感情、理解三个建议等方面也会简单快捷得多。
2调动情感,关注体验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每每发现学生与文言文文本之间缺乏对话,学生“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的体验被冷漠无趣的所谓讲解翻译所代替,学生学习的诗文似乎是与己无关的,与趣味、精美无关的一堆符号。因此,调动经验之后,还须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予以充分关注。以《童趣》为例,沈复在文章中描绘的是闲情、是童趣,想象中的化蚊为鹤,现实中的两虫相斗,都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学生极易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象,他们与之类似的童年生活都会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促使他们的趣味、情感融入教学之中。所以让学生以自己的感知为基础,以个性理解为切入点,通过反复吟诵品味,最终达到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心灵沟通”。
加入了学生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了学生情感体验的文言文阅读就是融入学生主体体验和个性见解的过程。因此,传统的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词句深析——背诵记忆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应当打破,以知识积累为主要目的之一的文言文教学目标应重新反思。必须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把握文言文教学。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前应放手让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充分占有相关资料,之后须有一个交流经验的反思过程,有一个整合资料的合作过程。课中在疏通基本文意之后,应有一个领会的过程。以《五柳先生传》为例,学生通过交流反思,思辨讨论,理解了中国传统文人那份特有的自赏自嘲的“味”,从中国传统文人那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形象背后领悟到个性张扬、傲骨独立的精神。
3调动兴趣,养成习惯
学习文言文同样需要我们不断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刻使学生保持一种学习的最佳心态。由于我们没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欣赏,使学生感受愉悦、新奇、成功,总是在一个层面对所有学生施教,使学习成了学生的负担。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要知道他们喜欢听什么,不喜欢听什么;要知道他们喜欢怎样学,不喜欢怎样学。我们平时的文言文教学应把时间和主动权让给学生,一味地讲,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很高。同时,在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教师不妨把人物轶事、历史故事、广阔的时代背景多介绍一点,把课文内容用生动的故事串起来,这样在学生看起来,枯燥无味的文言文就会生动许多。另外,在教学方法上也可针对一些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讨论、辩论、演讲,这样学生会更活跃,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会逐渐培养出来。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要靠老师去调动。我们或是熏陶渐染,营造古文学习的气氛;或是以知识为先导,编排学习方法序列;或是广泛开展活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或是注意古今对比,探索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或是积极发挥现代化教学的优势,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总之源于:论文 格式www.618jyw.com
,我们要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本前提。
文言文教学要提高效率,必须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狠下功夫。关于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我认为主要包括:经常诵读、背诵的习惯;善于积累、整理的习惯;运用工具书的习惯;以直译为主翻译语句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安排组织教学,深入实际,正确引导,加强督查,并长期坚持永不懈怠。这样久而久之,才能实现这些习惯的培训目标。只有养成了这些习惯,才能实现学生自学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素质才会有所提高。
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科技层面的东西,更需要文化层面的东西。尤其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文言文作为国粹,是我们的底气和珍宝,我们要呵护文言、继承文言、光大文言,文言文课堂教学任重道远。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和《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文言文课堂教学也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已开始从本质上突破机械串讲、咬文嚼字的传统套路,较多地在个性创新设计、整体把握感知、篇章分析、对比延伸、研究型学习上进行探索。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活力和潜力是可探寻、可挖掘的。只要用心去发现,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之路就会越走越宽,我们离素质教育这个中心也会越来越近。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