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我们最需要什么

更新时间:2024-02-14 点赞:4883 浏览:118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放下自己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势,把学生放回到博大精深浩淼无边的文学汪洋中,让他们自由的遨游,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而我只需做一名舵手,或是一名他们不可缺的同伴,给他们一个方向,一个场景,一种气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激趣;睿智;远见
1002-7661(2013)19-062-02
“同学们,读了这段文字,你们发现这段话写了长城的什么特点呢?”我站在讲台上,满面笑容,满怀期待的目光在孩子们脸上一一淌过。迎接我的却是一场长长的沉默,几番“骗、哄、诱”之后,才零星的有几只小手颤颤微微地举起来。眼看一节课将白白的流走,我已没有耐心等待,疾转身去,飞速地写下问题的答案。想想,升入四年级来,这样的情景已经不止出现过一次。孩子们兴致盎然、摇头晃脑的读书场景已很难寻觅,唇舌战的激烈争辩已不复存在,甚至得到表扬时的兴奋劲也大大降低。我感到疑惑,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不喜欢每一天都要接触的语文课?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不喜欢自己母语的学习?不喜欢自己日常生活处处用到的语言学习?如今,面对纷至杳来的各种新理念、新行为,我们语文老师们的头脑里像是煮了一锅糨糊“稀里糊涂”、战战兢兢地摸索着过日子,努力的适应新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在我费心费力,苦口婆心的时候,学生给我的回答竟然是默然,是“郁郁寡欢”。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感到汗颜,感到很失败,我已经无法在这寂静的课堂里行走、伫立。这促使我扪心自问:我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到底需要什么?

一、语文教学需要

我们知道,语文是母语文化。我们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接触母语,感受语文,他们咿咿学语时的那份足以感动所有人,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跟着他一起咿咿呀呀,说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但这种热情往往是隐性的,久而久之,孩子们早已在平常的生活中淡却了曾经的兴趣、热情。所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帮助孩子们找回那份咿咿学语时的,引领他们感受到母语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在情怀,并积极创造出学生对于母语文化学习的持久热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一定是情意绵绵,情潮涌动。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反思:一个没有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当我成为一个似火的年青人,当我浑身朝气蓬勃、总有使不完的劲时,上起课来也定然抑扬顿挫,跌宕起伏。
每节课,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我都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神、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二、语文教学需要激趣

看过一些名家的课堂教学,精彩的教学设计,睿智的教学语言,热烈的课堂气氛……看后也积极地模仿着去做,可是效果明显不如。一开始就以为自己学识不够,修养不够,领悟不够,后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名师的课堂上,孩子们乐此不疲,兴趣盎然,哪怕是我们自己认为的"差生",也是思维活跃,精彩纷呈,好像中了魔法。原因何在?兴趣使然。从一开始的兴趣激发到课堂过程中的兴趣维持,到课后的兴趣扩展,是兴趣产生了如此强大的魔力,是兴趣使枯燥的变得生动活泼,使单调的变得丰富多彩,而名师的高明之处恰恰就在于巧妙地让孩子感觉到了:原来学习如此美妙,原来学习语文如此美妙,原来学习语言如此美妙。而这些也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地方,我醉心于导入、新授、练习、巩固、拓展等环节的设计,讲究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却忽略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到“有趣”。
趣味,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或者是肤浅的那种“有趣”,我认为应该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一种“向往”和“探究”的心理,是一种阅读的“内在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和阅读之后可以获得心灵的“震动”。许许多多的孩子,不喜欢语言文学的书,就是因为没有体会到阅读的好处,趣处,乐处,没有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到语言的魅力,没有感受到语言带来的强烈的心理冲击。反观自己的教学,常常是为了完成既定的学校目标,为了完成必考的学习内容,为了把文章讲深讲透,逼着孩子或者诱导孩子去走老师安排好的“道路”,甚至不惜拔高难度。不仅如此,生字错了要挨批,书读不熟要挨批,标点要用正确,句子要写精彩……似乎语文的要求和标准太多,太高,太难,孩子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很难有“成就感”,获得的“快感”太少了,兴趣从何而来?
记得在教学《恐龙》时,我通过学前调查得知学生对恐龙非常感兴趣,而且懂得也很多,甚至比老师还多,如再照本宣科就毫无意义,于是我做了一个动画,画面是千姿百态、种类不同的恐龙,学生看后,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都想把自己知道的恐龙知识介绍给大家,这时,我稍稍点拨,让他们学课文样子来介绍,这样学生为了能介绍好,纷纷读书“取经”,“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还记得前几天教学《颐和园》,看到学生读书没精打采,失望之际,让他们自己来当导游,给我们介绍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文中的几个景点。本是无可奈何打发时间,谁料想,孩子们却争先恐后,巧妙的把自己收集到的知识和文中的介绍结合起来,个个都不甘示弱,讲得更是精彩纷呈。意外的收获更让我明白了“兴趣”的重要。
是啊,学生的成长是从一个字词、一个句子、一段话中开始的。让我们把教学设计得有趣一些,让我们把标准降得低一些,再低一些,慢慢培养出来,慢慢地熏陶,引导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读书的快乐,感受听说读写的快乐,这才是促使学生爱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好办法。

三、语文教学需要睿智

睿智,是英明有远见的意思。也就是说语文教学需要英明而又不失远见。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找准坐标——语文课程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认清航标——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其语感,直奔目标——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灵活运用教学的方法,积极倡导全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睿智的老师、睿智的课堂、睿智的教学风格,是我永恒的追求。为此,我要熟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和教育名著,熟背经典的诗词曲赋,熟悉最新的社会观念、时事要闻,了解最前沿的科技动态,还要坚持研究,将自己在语文教育中的遇到的实际进行研究,以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语文问题。因为,我深知,一个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深厚的文化素养、多元的文化视野、广泛的兴趣爱好的语文老师才是最理想的语文教师。

四、语文教学需要远见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学生的成长作出付出,也不仅仅是完成其他人交付的任务,而应该是自我生命价值的体现和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动态组成。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远见,就是语文教学最需要的是生命力!
曾经看过赵卓青老师的录像课《丑小鸭》。在这堂课上,她跳出传统的价值观,挖掘出了“敢于发现自我,敢于自我发现”的主题,并围绕这一点,重新解读这篇古老的童话,课堂之中尽显师生的个性与才华。
另外,富有个性的名师课堂不胜枚举,王崧舟的诗意语文、韩军老师的课堂、薛法根老师的智慧教学,他们都是个性化。个性化的人格造就了个性化的教学与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个性化的学识、素养、风格、乃至人格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引领他们大量阅读,让他们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千万别让我们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
总之,语文教师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需要有捕捉生成、调整预设的灵气。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洋溢着耐人寻味的文化气息,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因动态生成而熠熠生辉,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师生心灵相约的真正学习场所。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