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式实践与

更新时间:2024-01-15 点赞:27739 浏览:1220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随着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启动和实施,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在新课教的背景下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新模式,从而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模式
2095-3089(2013)22-0-02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区别

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取从上而下“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机械的传授,同时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在教学评价上以分数为衡量标准,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教育,学生因此对政治课产生厌烦心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不利于我们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包括全体学生和学生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个性特长的发展,也是终身持续的发展,因此,要在上高度尊重学生,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

二、新课程下几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理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这一理念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其总体思路是“四环节”,即:发现生活、情境导入——多边互动,集体探究——分组讨论、总结提升——学生质疑、互动解惑。这一思路的四个环节是以新课标为依据,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以活动为呈现平台来设计的。
1.发现生活、情境导入。笔者认为,一堂课从开始的那一刻,教师就必须十分注重情境的导入,如果一堂课的开头能动听,能异彩纷呈、悬念叠出就很容易吸引学生。一节课导入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整体质量。如果教师在前十分钟都抓不住课堂的重点,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的。那么,怎样进行情境导入呢?关键还是要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创设的情景要时代化和本土化。我们可以用媒体展示法、语言描绘法、表演法、悬念引导法等方法来导入情境。
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我是这样设置“发现生活、情境导入”的,我安排了这样的一组画面:一些同学的电脑、手机、电子辞典、MP4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穿衣服只要名牌;一些同学过生日成人化,诸如摆酒席、出礼等等,加重了父母的负担。这些现象在中学生中十分普遍,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也为这堂课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收到的效果也很好。应该注意的是,发现生活,情境导入这一环节在材料的选择上既要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又要具有典型性和简洁性的特点,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既要科学,又要有启发性。总之,形式必须服务教材的内容,设计不能游离课本之外,任何过分地追求“新”“奇”都不能达到彰显和深化主题的目的,一定不能简单地为取悦学生,哗众取宠而设计情境。而素材不能贪多、贪全,否则会使学生眼花缭乱,舍本逐末。还要注意的是,并非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须导入情境,情境的导入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同时要注意经常变换导入情境的方式,太“滥”了,情境激趣的功能就会丧失。安排学生活动比如表演、小品、讨论、小组活动等应该事先分析和了解各个学生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的安排。
在一堂课中,一个情境,一个例子可以贯穿始终,例如我在讲授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时,就用了短片神舟七号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三位宇航员的例子来贯穿教材进行分析,让同学们能深刻认识和理解到三位宇航员要实现人生价值,不仅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用邰丽华来体现那些被人们怜悯和同情的残疾人,但这些残疾人却能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取得了常人难以取得的成绩。用李素丽来体现那些平凡的岗位上平凡的人。通过这样的设计,政治课堂内容就会深刻、丰富许多。

2.多边互动,集体探究

这个环节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教师要设计恰到好处的探究性提问,二是如何进行探究性讨论。讨论的问题不仅要有开放性,同时要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为主要目的,还要重视小组合作,强调学生的整体参与。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实施这一步骤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将学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从提出问题、搜集材料、分析解决到结果评价,每一步都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并在参与中体验快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只向学生提供有关线索,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如何。三是要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宁少勿滥,否则会抓不住问题的重点。
例如笔者在讲授《政治生活》中的民族问题时,正值奥运火炬在世界传递,当时法国出现了分子和分子的破坏活动,国内则在网络上出现大量抵制“家乐福产品”的宣传,在各大中学校引起学生强烈反应。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对学生提出问题:“抵制家乐福产品这种爱国形式好不好?”“砸烂家乐福产品与3、14西藏打砸抢事件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体现爱国之心?”这次课堂探究讨论收到很好的效果,它使学生明白要理国。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尽量达到以下几个要求:一是要能够尽量多地涵盖教材的概念和原理;二是要能够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三是要包含复杂、模糊或急待解决的问题;四是必须精炼;五是要有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另外,那些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重点理论知识和疑难点,教师要向学生进行精讲,精讲时要把高深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样才能在思维上扫清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障碍,才能使一堂课的教学既不拘泥于课本,又不离课本太远。比如在讲“联系有条件性”这一课时,笔者充分结合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向学生展示了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和动植物物种,让学生利用关于赤道方面的地理知识,认识到那里的阳光是地球上最强劲的能量,这种能量使得海水大量蒸发,进而形成独特的风和潜流,因此赤道的动植物才会比其他地方的动植物长得更大、更快,而且外形更怪异。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就会对“联系是普遍的又必须是有条件的”这样一个观点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在讲到“普遍联系”这节课时,笔者结合生物知识,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具体森林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各种植物、动物等不可分离、相互依存的内部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讲解、总结,一堂课就会变得生动、有趣,那些难以理解的理论就会变得简单、易懂,容易让学生接受。

3.分组讨论、总结提升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团队精神。以《政治权利和义务》为例。在讲授这一课时,我把学生分组进行民事权利意识的问卷调查,并把事先准备好的几个来自生活中的案例让他们进行探讨,然后分组汇报探讨结果,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升。这种模式实现了课堂的一种平等、合作、互动、互励的氛围,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探究生活中热点问题的积极性。

4.学生质疑、互动解惑

这是一堂课的最后环节,如何为一节课圆满收官,达到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合作,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求得新的发现。它是师生共同合作,回顾、总结一堂课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整合知识,让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升华。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课堂才会充满生气,令人鼓舞。“课堂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生成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的活动。”这是每个高中政治教师都应该牢记的。

三、“四环节”教学模式的特点

笔者认为,在四环节教学模式即发现生活、情境导入,多边互动、集体探究,分组讨论、总结提升,学生质疑、互动解惑中实现了几个转变:一是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由认知目标向知识、能力、价值观、情感态度等多维目标转变;二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由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转变;三是在教学环境的创设上,已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四是在教学策略上,由“填鸭”式、“注入”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式转变;五是在教学氛围上,由“专制”向转变。这些转变,真正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理念。
笔者认为,坚持按基本教学模式去运作,大家都知道每节课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做到教师有备,学生有底,才能达到配合上的高度默契,更重要的是,这种基本模式从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相互质疑解惑的学习习惯,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应该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都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都应该有益于新课标的实施。先进的理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和发展,高中政治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做政治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陈爱金.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成洁.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12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