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绘画设施绘画课程理由目前状况及革新措施基本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5668 浏览:1433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学生具备生物、环境、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设施的设计与建造、园区景观设计、环境调控、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毕业后能在科教、产业、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现代设施与观光农业的科研与教学、工程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的一门新兴学科。
《绘画》课程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交叉的过程中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它是一门重要的造型基础课程。通过对绘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绘画语言的表现特点,熟练地运用绘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带领学生了解和研究绘画语言,从而使他们形成对造型艺术要素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手绘的基本素质及技能,发展和提高艺术素养,完善造型艺术的审美意识,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供必要基础。通过一系列本专业的科学训练之后,在帮助设施农业科学专业的学生提高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可以很大限度的提高本专业学生的造型及设计能力,辅助他们在将来的设计中更好的推敲设计和表达设计理念。
设施专业为农学专业范畴。在国内,《绘画》一直属于设施专业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而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的农林类或工科类院校大都开设了《绘画》课程,但是园林专业的有《园林绘画》、水建类专业有相应的建筑类绘画、机电专业有家具设计及室内设计方向的绘画训练,而设施农业专业的《绘画》课程一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定位其学生对于绘画完全没有任何基础,而这些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所应受到的绘画教育也往往因绘画的“副科”定义而被忽视。而恰恰因为大学前这些年“副科”的定义,使得设施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后的《绘画》课上仍然觉得本门课程是个可有可无的课程。
随着设施农业专业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提高,面对新的人才需求形势,传统的《绘画》课程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带动其积极性,再加上课时相对较少,而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又非一朝一夕之事,如何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关注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和培养其表达思维的手绘能力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关键问题。探索和研究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使得《绘画》课程与设施农业专业学生所学专业更加契合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现行的《绘画》这门课从其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其涵盖了太多的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素描、速写、水粉画技法、水彩画技法及钢笔淡彩画技法。这些的确是一套完整的绘画教学体系,但是设施专业的学生需要提高的仅仅是造型能力、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如此宽泛的教学内容会使完全零基础的设施专业学生遇难而退,丧失其对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并且,宽泛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迷失学习目标,觉得所学内容和自己专业无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同时,绘画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动手实验的重要性。拥有再完善的绘画理论知识而不动手练习,也无法描绘出一幅完整的画面。只有通过大量的动手练习去实践理论知识,才能达到教学效果。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往往理论课到实验课中间隔的时间太长,这样会使本来就对绘画技法一知半解的学生在几乎将理论遗忘时进行实验课,教师就必须在实验课重复理论的内容。绘画是一种基本能力,必须通过大量而集中的练习才能获得。
再次,是课堂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够。设施专业的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绘画,所以习惯与传统教学中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坐的整整齐齐的听的教学模式。而绘画不同,学生仅仅看着自己的画面是很难找出错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生必须学会在实验课相互比较、相互讨论才能共同进步。
我们要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需求,探索出一套适合于农林院校的设施农业科学专业及同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设施农业绘画课程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培养出更适合现代设施农业科学发展现状的、更有创造力和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学生。研究的方向,笔者认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体系的改革。
根据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精神,对绘画课进行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验课时比例的调整和教材的修订。
①对设施专业绘画课程教学大纲的修改。应该根据其专业的特殊性和学生知识背景的特殊性制定,让设施专业绘画课程有着更加明确的教学目的、更加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更加合理的学时安排。
②继续寻找或者编写针对本专业的绘画教材,删减不必要的绘画理论知识(如素描静物、水粉画静物等),设置精选教学内容(如素描石膏几何体训练、结构素描和钢笔淡彩的训练),改革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明确教材中哪些内容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解决,哪些内容可以和本专业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授课内容,增加教学容量,更加具有针对性,做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①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中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办法的同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②实验课教学中,打乱学生座位,使之三五人一组,课堂上鼓励学生相互点评、相互比较。在每节课结束时将所有学生的作业集中讲评并根据问题进行分类讲解。
③将多媒体教学与实验课教学相结合。使得边讲解理论绘图知识和绘图技巧的同时,可以随时停下让学生进行练习,加强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学生对于枯燥的绘画技法的理解。
(3)增加学生外出综合风景写生及进行专业绘画的训练课时比例。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切身体会到学好绘画对于自己将来专业的帮助。
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在教学中也要不断的改进,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的创新模式,在研究内容上能体现出学科基础课的“综合性、整合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特点。才能更好的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的教授对象,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