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违纪职业院校学生违纪理由与教育引导

更新时间:2024-04-02 点赞:34279 浏览:157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职业院校由于壮大迅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在校大学生违纪现象屡见不鲜,学生违纪存在复杂的心理因素和职业素质原因。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尝试通过集体教育和个别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品性,使之将来有利于社会。
[关键词]职业院校 学生违纪 心理原因 职业素质 教育引导
随着大学扩招和教育改革的逐步加深,在大量涌现的职业院校中,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出现了在校学生违纪行为屡见不鲜的现象。

一、职业院校大学生违纪现状

违纪,在此专指职业院校在校大学生违犯所在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即违犯校规校级。随着大学扩招,位于高校底层的职业院校数量在增多,规模在扩大,生源素质也在急速滑坡。因此,这类院校部分大学生时常有违纪行为,主要表现有:迟到、旷课、早退、教学区流动抽烟、夜不归宿、越院、酗酒、打架、考试、顶撞老师、不假外出等等。学校相关制度虽写进学生手册,经反复学习,但仍屡禁不止。

二、职业院校大学生违纪心理分析

职业院校大学生违纪的情况不同,具有不同心理原因:
(一)偶尔违纪类型。这类学生一般情况属于自制力比较强,心中有明确的纪律观念,平时一般能自我约束行为,很少出现违纪现象。他们偶尔违纪大致出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客观原因意外违纪,如临时信息不对称、突发意外等原因。这类学生一般在事后能主动与老师交流,说明原因。另一种情况出于主观原因,学生一般有些懈怠、侥幸心理,在时间安排等方面不周全,抱着侥幸心态打擦边球,一个不留神,就会出现迟到等违纪行为。一般这类学生能引以为戒,很少再犯。
(二)个别民族习惯引起的违纪行为。比如有些少数民族整体有嗜酒的习惯,这类民族的在校生容易出现醉酒酗酒,甚至打架的行为;还有些民族性情豪放刚烈,一旦被激怒起来,不论什么原因,很难自控。这类情况在少数民族较多的院校时有出现,但不是该民族大部分学生都有这种现象,因个人修养与自控力而异,很多少数民族同学还是从无违纪现象的。即便是少数学生行为,一旦发现这种情况,由于积习颇深,就很难引导纠正。
(三)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型。这类学生经常会出现迟到、早退、教学区流动抽烟等行为,偶尔也会旷课。他们一般心理上有明显惰性,习惯上不愿严格约束自己,自制力比较差,但还有明确的底线,知道哪些事情是严格不能做的。
(四)发泄愤懑型。这类学生日常行为往往有所异常,他们的发泄目标一般有一定针对性,针对某一老师或学校制度,有时也不具体针对谁,只是整体上感到不舒服,就放任自己的行为,不服管理教育。这类学生一般曾受到某种挫折,心胸不够开阔,也不善与人交流,怨气有所郁结,没有合适的释放渠道,无法忍耐,一致借机发泄。
(五)铤而走险型。这类学生一般自律性较差,在是非面前缺乏理智,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一般又分一下三种情况:第一种义气武断,缺乏思虑,不顾后果;第二类借酒遮脸逞强逞能;第三种心中郁结较重,借势发挥,不惜代价。这一类型学生即使不经常有明显违纪行为,但一般个人修养不高,心胸不开阔,人际交流不流畅,逆反心理较重。
以上五类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几种,在这几类中,第三类学生较多。

三、大学生违纪的职业素质原因分析

(一)迷茫的职业目标。大学生违纪表现在职业素质上的深层原因,就是缺乏坚定的职业信念,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从传统的大学观念上,他们认为他们所上的职业院校不是正规大学;对将来的就业去向上,他们认为他们上完职业院校,去一线做工人,不是他们理想的未来。所以,迷茫徘徊,失去向上的动力。对自己不自信,对所在学校,或所学专业没信心,没兴趣。在学校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发展方向。
(二)薄弱低下的职业能力。存在违纪行为的学生不仅他们的专业技能学习不理想,而且都有职业核心能力不足问题,不明白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生活必备的能力是他们将来从事任何职业、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技能,把在这方面对他们的教育置若罔闻,更不懂得主动加强学习提升。而遵纪守法,是公民的基本行为规范的内容,也是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这一素质的缺失,将严重影响他们将来融入社会,更不用说为社会作贡献。
国家一直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在2006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院校对违纪大学生教育引导责无旁贷,势在必行。

四、针对职业院校大学生违纪的教育引导途径探索

在校大学生表现出违纪行为,为校园、社会的安定和谐带来了某些忧患,也为高校教育所不容许。

(一)群体教育。

违纪行为虽然只是少数学生的行为,但是开展群体教育,有着更广泛深远的意义。
1.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首先是采取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如行为教学模式等,让学生热爱课堂,愿学、乐学,学到他们感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把学生吸引到课堂里。第二,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职业能力,让学生意识到遵守纪律是适应社会的第一步。第三,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如棋社、舞蹈社、读书会、篮球社等等,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多种竞技比赛,如演讲比赛、电子竞技大赛等,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获取激励,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学会待人接物,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陶冶他们的个人情操、提升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意识,提高他们遵纪守法意识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利于他们更好地步入社会。 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618jyw.com
2.加强职业规划指导。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反之,人有远虑,近期行为才有动力,加强在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的最好方法。首先,对本专业应用前景进行解读,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第二,邀请本专业优秀毕业生回校做学习和工作的现身说法,让学生模仿有榜样,赶超有目标;第三,在当下能力就业导向的时代,引导学生考取合适的专业资质,提升学生对顺利就业和实现职业规划的信心。开展适当的谈论活动,采取头脑风暴等相互激发的措施,引导学生畅谈未来,相互出谋划策,制定出适合每个学生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使每个人的职业规划具有实际可行性,建立相对应的帮扶机制,在学习生活中相互鼓励监督。
3.着重加强违纪教育,严肃处分。大学教育是要培养人的品性,大学校园是培育智识与道德修养习惯的地方,对于违纪行为,是要严厉制止和坚决杜绝的地方,所以对违纪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引导教育是必须的。主要有特殊培训,开展制度学习与违纪分析讨论等,让学生切实意识到违纪是件很严肃的问题,提升自我约束能力,不再出现违纪行为。对于教育效果不明显的违纪学生,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处分,对他本人,对其他同学,都能起到警示作用。

(二)个别教育

大学生违纪的原因很复杂,每个学生每次违纪的具体原因都有不同,开展随时、随地、随人、随事的个别教育,是减少乃至杜绝大学生违纪行为的关键环节。
1.针对不同情况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给予不同指导。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开展谈心,要谈到学生心里,才有作用。比如意外原因偶尔违纪的同学,他们自己已经感到很不安,要给予安抚,情况不严重不予追究;情况较重者尽量从轻处理。对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同学,就要详细了解他的成长背景,挖掘能促使他们振作的有效因子,引导他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鼓励他努力实现这个规划。对于有逆反心理,甚至铤而走险的学生,要给予重点关注,首先了解他的心结所在,诚心诚意帮他解决问题,消除郁结,建立信任关系。对于单亲或者是有留守儿童经历的违纪同学,关爱引导,重于纪律约束。对于因感情纠结而违纪的同学,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用成年人的目光,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才能引导他们走出迷津等等。总之只有走进学生心理,采取了适合他们的方法,才能引导他们的行为。
2.建立单个帮扶激励机制。学生违纪很多存在深层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的,需要在违纪学生身边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帮扶激励机制。比如对单亲或留守儿童等原因的同学,要鼓励班委或者与他们关系比较亲密的同学,给予长期的关爱和帮助;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同学,也要找到合适的人选来给予帮扶提醒。这种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责任意识,有很好的效果。
注:此文是2012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自筹项目《职业院校违纪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研究》研究成果之

一、立项编号为2012C056

[参考文献]
蒋文昭.“过程”视野下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J].江苏高教,2009,1:92-94.
易连云.德育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张立志,胡敏兰.对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94.
[4]朱伟才.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研究[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云南工商学院云南昆明)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