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在职自主学习方式在职中计算机运用基础教学中运用选题

更新时间:2024-04-20 点赞:6517 浏览:16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文章主要从“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开展“协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创新的能力这两个方面探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模式;职中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目的在于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本人根据自己的了解,阐述自主学习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学习基本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学习方法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学习任务相结合,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提供了空间,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特点对于操作性较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尤为重要,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把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完成了一个任务就相当于达到了一个目标,然后再开始制定新的任务目标。例如,在学习WORD的基础知识时,先学习输入汉字,然后就要开始新的任务:字体、字号的设置,表格、图片的插入等,最后就是怎样打印和存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对WORD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而且不断在这种进步中获得乐趣。
任务提出以后,学习的最关键部分就在于实施了,这个环节要靠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习惯来决定,但是大致的教学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首先是要创设情境,这就需要教师来创设与本节课教学内容一致的情境;然后是提出任务,就是在之前创设的情境之下,导入课前设计好的与主题相关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提出一个和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最后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向学生提供获取相关信息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

二、积极开展“协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创新的能力

互相协作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对计算机基础应用这种实践性学科来说,优势更是显而易见的。协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即课堂上的协作学习小组。在分组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再由教师根据优势互补原则,把每组成员进行调整,这些调整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能力等因素,尽量做到每个小组中都有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然后确定一个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关系,完成任务分配,保证小组成员都能够和谐相处。组长的人选可以让学生共同推举也可以由教师指定。然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把课程内容设计成不同的任务,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完成来掌握课堂知识。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注意与教学阶段相配套的原则,对于每个新单元的学习要布置几个小任务,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在单元结束时,就布置一个综合性的任务。这种大任务的设置要尽可能地使任务的内容既有综合性又有独立性论文大全www.618jyw.com
,方便学生分工协作来完成。
计算机操作顺序是极具严格性的,一点稍微的疏忽就可能导致操作顺序不恰当,那么,任务就没办法完成。这个时候,如有其他同学稍微提醒,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计算机操作任务的独立性可方便学生共同来完成一个问题的操作,在共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帮助和提示,分工合作。这样的完成过程没有孰强孰弱之分,大家平等地进行学习,协作完成任务,共同得到提高,这就无形地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教师的教学任务变得轻松,学生学习任务难度也降低了,换来的却是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总之,职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课程实践性比较强,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兴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新教学方式的探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力,这是现代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当代教师的必备素质。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交流。
参考文献:
杨燕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学生自主学习初探[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8).
谭忠兵,吴 方.课堂导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新模式[J].新校园:理论版,2012(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