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触动在触动心灵深思中进展智慧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21394 浏览:955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标》中指出数学思考是指运用“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进行的思考,它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思考”的素养。因此我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了长期的培养和训练。
下面,就以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要给学生提供诱因,设置悬念,启动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引起探索新知识的动机;激烈的争辩讨论也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活跃学生思维的一个有效途径。
例如在情景创设上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情景:
森林里的动物打算举行一次运动会,得找一块宽敞的草地作为运动场。主持人大象伯伯四处打听哪里有这样的草地。小猴说:“森林南面有块长方形草地可大了,咱们就去那。”
小兔说:“森林北面有块正方形草地也很大,在那开运动会最合适。”这样,小猴和小兔各说各自找的草地大,争得面红耳赤,大象和其它小动物都没了主意。所以它们来请求小朋友们的帮助了。
师:同学们,你们谁能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一难题呢?
这时,我发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已萌发,我便把学生的求知欲很自然地引导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上。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自觉性就会逐步提高,这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前提。

二、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伟大的教育家孔于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能够动手操作的要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同时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尝试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愉快,多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天性得到开发和培育,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如:在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1)出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师:你准备怎样测量它的面积?
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一共摆了多少个,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对,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接下来我们就用1平方厘米来铺满这个长方形。看看它的面积是多少?同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现在请你们拿出长方形和1平方厘米,同桌合作完成。
(2)交流思考题。
①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沿着长边摆,可摆( )个。
②再沿着宽边摆,可摆( )行。
③这个长方形一共含( )个1平方厘米,也就是( )平方厘米。
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请你们猜测一下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3)验证。
①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乘宽来得到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请你们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618jyw.com
长方形。看看长是几厘米,宽是几厘米,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厘米?
②交流发现。
师:现在我们用猜测的计算公式来验证一下,长乘宽是否能得到面积。
通过验证,你们认为我们的猜想成立吗?
这样在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情趣盎然,学得主动、认真,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三、优化练习设计,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教会他们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快速联想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敏捷,遇到相关的问题,能“迎刃而解”。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在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后,为了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我尊重本班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已知长、宽,求长方形面积;填表格(已知长、宽求面积,已知面积和长,求宽),这些分层练习题目数字较小,便于口算,采用快速抢答的形式进行练习。尽量使每一位学生在本课教学中能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合作学习,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教材特点,布置一些创造性的作业,以开放学生思维,激活其创新意识。如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设计一道这样的开放性题目:
24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坛,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它的长和宽,并合理摆放它在校园中的位置。
鼓励学生自由、新颖的想象,这一前一后开放的练习,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的思维上升到更为抽象的理性认识领域,经历从现象到问题到本质的深刻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深入、提升。
数学教学就是要抓住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所作出的数学思考。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引发出“经验性结论”到学生明晰概念,其过程就是一个触动心灵生成智慧的数学思考过程。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李哥庄镇石龙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