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封面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28863 浏览:1325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素质教育作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推广更有利于高校在高考中选拔更加具有学习潜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数学教学
为迎接新世纪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挑战,全面贯彻落实《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进行全面的改革。而素质教育作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推广更有利于高校在高考中选拔更加具有学习潜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高考作为大学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体现了国家的选才意志和标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考内容改革也由过去的"以知识立意"改为"以能力立意"。
近年来自主命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中突能"的命题指导思想,符合"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意识的培养"的高考宗旨,也符合安徽省中学数学教学实际。

1.研究高考,认清形势,把握命题方向

总体而言,去年高考试卷在全社会、特别是在中学数学教育界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从近两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广大师生的反映可略窥一斑。试题遵循了高考改革的"考查目标以考查素质为主;考查内容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考查试题增加能力型与应用型试题"的指导思想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可以说在"稳中求改,考查能力"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认真分析近两年高考试卷,适当减少总量,合理控制难度,增大思维量, 减少运算量,不给考生造成过大的精神压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应作为今后高考数学命题的方向,只有这样师生才能真正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才能把精力吸引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注重数学思想方法上来。因此在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舆论导向和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改革形势下,估计明年在坚持近两年高考大的方向不变的前提下,稳中求改,稳中求进,适量微调,将作为明年高考命题的基调。
2.立足双基,注意关联,加强能力培养源于:论文提纲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复习要在形成知识体系上下工夫。切实掌握数学知识是顺利解答问题的基础,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新知识应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特别要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使学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建构"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在解题时就能寻找最佳解题途径, 优化解题过程。能力培养要落到实处。解题教学要突出目标意识,强化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增强交互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注重和展示解题方法的探原、调整和形成过程,教师沿着学生的思维轨迹因势利导,结合具体问题不失时机地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并逐步内化为思维能力,解题后要多反思、领悟,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3.注重选题,找准目标,训练解题能力

高考数学试题经历了"以知识立意,再发展为以能力立意"的过程,最受肯定的一点是能力立意,根据能力考核的要求与需要,选择合理的知识组合,而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内容的覆盖率。这两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没有送分题,没有直接通过代公式得出结果的纯知识型试题,而是以能力项目为主目标设计命题。"压轴题或其它解答题不是先考虑落在哪个知识点上,而是考虑要考查那些能力,这些能力的考查以哪些知识为载体才能最充分的体现。例如:2001年第5、 11、20题,重点不在如何代公式,而是考查转化思想,综合理解概念和运用知识能力,预计今后这方面会有进一步的体现。代数推理能力的考查力度在近年来略有加强,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更加明显。如最后的压轴题是一道不给具体解析式的抽象函数,它更加突出了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没有明晰的思路和较强的推理能力是很难彻底解决的。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必须重视这一类题的巩固训练。

4.兼顾全面,突出重点,明晰思路方法

近年高考数学命题在对基础性知识全面考查的同时,又突出重点,对重点内容反复考察, 2008年和2009年高考题,都考查了均值不等式、集合、分段函数、三角函数、等差、等比数列,复数的几何意义,排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多面体、圆锥曲线等,这些无一例外不是重点,而且都达到相当深度。但通过对试题涉及知识点的研究,告诉我们在保证重点内容复习的同时,还必须十分重视复习的全面性,不留"空白"和"死角",因为一个知识点不考则已,若考即为100%。如一向被认为不考的"映射"概念,在1999、2000年先后考到;"网络流量"问题在2001年考到,就是最好的例证。
无论何时,考察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命题思路的重点。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与 学,高考数学题也是一年重之一年,在2009年的试题中,随处都可以找到实例,体现高考对考生素质的较高要求。如第12题与现代科技相关,充满时代气息; 第20题在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和不等式的交汇处命题;第22题是一道不给出具体解析式的抽象函数题,集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数列及其极限于一体。

5.增加综合,强调应用,重在创新实践

高考命题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的能力。即高考试题要突出综合性、应用性的内容,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景,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形成的初步创新能力,以使高考有利于促进中学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展示考生 的思维水平,体现高考对考生素质的较高要求。如近两年高考,没有考查单纯的记忆,而是把重点放在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的能力上,以测试考生继续学习的潜能。2010年(理)第21题除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外,还考查了考生对试题阅读理解的能力,若将an,bn分别理解为第 n年的总投入和总收入,则会面目全非,误入歧途
综合试题的训练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堆砌,而是从学科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编制试题。之所以这样做是倡导"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 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对所学内容能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防止单纯机械记忆。"2000年文理科第22题是以平面几何为情景,以代数运算为方法, 以集合区间为目标,在各科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此题,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又如2001年试题中,不等式和函数,几乎可以与所有内容"交汇",因此它们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一直是解答题中的大热门。
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每年数学命题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但作为理科的数学,万变不离其宗,其解题思想和方法不会变,考查的重点内容 不会变,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不会变,其体型、题量与试卷的结构也将保持基本不变,因此数学应考复习要训练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与复习的全过程,参与社会实践,关注社会热点,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要以扎实的基本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来赢取高考的胜利。
参考文献
吴春燕;高中生数学概念理解障碍的初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