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探究学校体育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再

更新时间:2024-01-08 点赞:20388 浏览:868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9328(2013)05-000-02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学校体育视角下,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针对升学压力层层下压、“应试体育教育”、意外伤害事故等问题,提出了政府加大办学资源分配的“宏观调控”、改革体育加试制度、完善体育保险制度的建议,以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运行,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质 健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专家学者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政府重视,颁布施行了一系列体育法律、法规政策,其目的在于改善学校体育现状,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但是,自1979年到2005年,我国开展的6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呈持续下滑趋势。这一现状表明,我们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没有究其根本。为促进学校体育改革,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培养青少年终生体育意识及能力,有必要深究“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之根本。
青少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能力的重要任务。学校体育改革的片面性是导致我国青少年体质呈持续下滑趋势的直接原因。

一、学校体育视角下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分析

(一)升学压力层层下压,剥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权利

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经十年寒窗苦读,待一朝跃置龙门”成为众多家长对孩子的期盼;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逐渐凸显出“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优势。在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升学率”成为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评价学校的重要标准。从另个角度来看,升学率高的重点学校,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占据大部分的教学资源(办学资金、师资队伍、生源等),为了占据优势地位,各学校将办学重点放在了片面提高“升学率”上。学校为了迎和社会的要求,提高升学率的压力由校长施加给教师,最终在由教师转嫁到学生身上,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课时数不足;在临近考试期间挤占体育课或减少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不得不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上,学生课业依旧比较繁重等等。在这种办学氛围的驱使下,升学压力层层下压,剥夺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权利,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被漠视。

(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评分标准降低,导向失利

为增强学生体质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我国先后出版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文简称“标准”),规定了学生各项体质测试评分标准。两则标准对比发现:各项评分标准全面下降。单从测试结果来看,学生体质达标率提高了,缓解了学校体育工作压力,但从实质来看,测试评分标准下调(学生不经练习,也可达到测试标准),这样一来就不能很好地刺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应试体育教育”现象,阻碍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全面发展

中考体育加试评定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及家长“健康第一”思想观念的有效措施。在2007年7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加大体育考试成绩在中考成绩中占的分量[3]”。中考体育加试成绩在中考总成绩中占得比例越来越重,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其中“应试体育教育”成为矛盾的焦点:首先,许多学校三项体育加试内容代替了体育课堂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全部内容,偏离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目标”。其次,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围绕三项加试指标进行,教学内容单一,严重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另外“一批很有权威的学校体育学者,于2006年调查了某直辖市1000多名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各行各业人员,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是‘体育盲’”[4],那么“终身体育”更无从谈起。再次,学生及家长为了在中考成绩中不被体育成绩拖后腿,吃兴奋剂、喝“兴奋剂”饮料、代考等行为环生[5],破坏了考试的公平性,触犯相关法律法规,助长了学生“不劳而获”不良心理,影响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四)不可预知的意外伤害事故,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近年来,我们时常会看到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意外伤害及猝死的案例报告。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不合理,学校领导及任课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据访谈结果了解到:为了规避意外伤害事故责任,许多学校校运动会取消了技巧性、长跑项目。学生体质测试方面,测试监管不够严格,测试结果含有大量“水分”,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体质状况;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方面:班主任及校领导“因噎废食”,认为体育教师上课只要管理好学生不出事就好,尽量不开设技巧性、对抗性等有危险的运动项目[6];更有甚者持有“宁可坐死,不能跑死”的思想,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缩水,“快乐体育”、放羊式教学方式泛滥,学生运动强度不够。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学校体育处在承先启的重要地位,不仅影响青少年在校期间体育锻炼、体质健康状况,同时也影响到青少年“终身体育”的能力。而上述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实施,进而影响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在今后学校体育改革过程中不容忽视。
(二)建议

1.政府加大办学资源分配的“宏观调控”,规避以“升学率”论输赢的不良竞争

政府教育监管部门在教育资金及师资配备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政策适当倾向办学条件落后及偏远地区,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善学校教学水平评测制度,综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规避以“升学率”论输赢的不良竞争;进一步改革升学考试制度,使其能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调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严格体质测试监管制度

根据新一轮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调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标准,适当提高体质健康达标标准,使其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严格体质测试监管制度,杜绝虚报、瞒报、谎报现象。

3.改革体育加试制度,避免“应试体育教育”

要坚持体育加试制度,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改革:增加体育成绩在中考成绩中的比例,提高学生家长对体育的重视程度;革新考试内容,将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反映学生身体素质(速度、耐力、力量)的项目组合,如100m、1000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项目;第二部分为反映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项目组合,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游泳等。考试内容由各教育局随机抽取,并在当年招生考试前1个月公布。加强思想教育,严格执行考试违规处理办法,预防吃兴奋剂、喝“兴奋剂”饮料、代考等行为的发生。

4.完善体育保险制度,使体育保险有法可依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学校设立“学校灾害互助保险”制度,解除学校对发生体育伤害事故而实施经济赔偿的后顾之忧。这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实施意义重大,能够使得教师放开手脚进行工作,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现实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教育部.2007年第四次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EB/OL].http:///xwzx/gnjy/bwxx/t20070425_80359_

2.htm.2007.04.25.

[4] 李江恒.论体育意识转变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影响[J].中国西部科技.2010(29):63-64.
[5] 喻坚,刘林箭等.中考体育加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

4.19(2):1-3.

[6] 张华艳,杨远飞.高中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成因和负面影响[J].运动安全.2010.10(14):121-12

3.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