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学生学习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35230 浏览:1602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学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人才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地理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地理知识,更要的是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本文笔者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读图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 自主学习能力 读图能力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以培养本世纪的人才为目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就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要使学生知道,学习地理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解决问题、了解世界。地理是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对人类的每个方面均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学习地理,可以获取很多实用的知识,譬如为什么会下雨?我国的北方为什么不会有台风的袭击?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等等,这些都可以从地理学习中找到答案。地理也是一门极其实用的应用学科,比如测绘局要开展工作,需要地理知识来解决问题;在国家领导人、地方领导制定发展规划的时候,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情况等等,这些是他们做出规划和决策的最基本依据,而这些都是地理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这些教育,学生会对地理的重要性有全新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只有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工作才可能事半功倍。

1、转变教学观念确立自主学习的地位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把学生作为独立的自主的个体看待,想念学生的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现代教育应着眼于未来,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也要适应个体的需要,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围绕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学生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等方面进行尝试。现代信息社会教育终身化的趋势,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彻底转变观念,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确立自主学习的地位。

2、创设和谐环境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又能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叶澜教授说“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

3、鼓励学生质疑,发挥学生的潜能

质疑为学生潜能的开发提供了方向,鼓励学生大胆问“为什么”,让学生从质疑问题出发而去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追根寻底,让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例如,上每一堂课时,先让学生自己去读,然后从教材中找出不明白的问题,记录到导学案上,再认真的思考去解决这些问题;还可通过角度新颖、思考性强的设疑、质疑,或介绍思维独特、别具一格的地理观点、有待解决或有争议的地理问题,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求的精神。学生通过质源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疑、思考而把问题得以解决,这样他们对于教材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也会记得非常牢固,学生的潜能也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启迪学生思维,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的释疑能力,要指导学生学会思考,针对原有的问题可进一步设问,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读图是一项重要的地理基本功,是成功解题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1、对地图要素的理解

在进行地图阅读的时候,我们必须找出地图中的有效信息,了解图中各种图例和注记的含义,从而进行知识的迁移。比如我们根据等高线图形或分层设色地形图能够判断图区域内主要的地貌类型、分布范围、地表起伏变化和典型特征。因此,教师首要的任务必须让学生了解地图的三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整饰要素,为读图打下扎实的基础。

2、对地理基本名词、基本概念的识记和理解

对于地理名词容易混淆的词汇,比如区时、地方时、时区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它们的内在含义,再加以区分。又如大气当中的气旋与反气旋、高压与低压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归类,对比分析。另外,要完全掌握一个名词,学生必须了解该名词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亚热带季风气候,教师就得引导学生理解它的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成因决定了气候特点(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气候特点必然影响农业生产(亚洲水稻种植业,正是我们当地的主要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同时引导学生总结此类农业的生产特点及在地图上找出主要分布区。区别基础概念,可以使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3、构建知识框架

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所以构建知识框架,形成基本知识体系,使学生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建立地理基础知识库,在解题时就能够迅速从知识库当中获取有效的信息,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在示范时读图析图时要条理清晰,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然后让学生轻松模仿,学生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要多给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大胆地实践练习直至能熟练运用。
参考文献:
冯忠跃、李永全. 中学生的地图素养与培养[J]. 地理教育,2006.2
陈龙江. 新课改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策略. 科学咨询.2010.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