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与人文品与人品相背离理由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5777 浏览:198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国古代作品中有许多文品与人品相背离的现象,本文分别从道德与人性的冲突、乱世之中,人们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文学自身的独立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洁癖四个层次来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 文品 人品 原因
中国自古就注重文章与道德的统一,从《尚书·尧典》的“诗言志”,到扬雄“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再到苏轼提出的“文如其人”,以及清·吴乔提出的“诗中须有人”,都强调了文品与人品的统一。文如其人已经成为中国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对作家的评判中,他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通用的准则。但事实上,很多人并没有达到文如其人的标准,甚至有些出现了严重的背离。如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其《闲居赋》美轮美奂,表现归隐的高旷襟怀,然而谁又能想到他攀附杨骏,谄事贾谧,对着权贵的车马腾起的灰尘虔诚跪拜的屈节行径!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才华俊逸,好谈名理,书画更是一等逸品,然而却是鱼肉乡里的恶霸!明代奸臣严嵩,更是十恶不赦,即是奸臣又是大,然而他的诗意境高远、脱俗,堪与孟浩然相提并论。
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作家的人品与人品的背离现象,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如东晋简文帝司马昱,便说过“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3];清人魏禧也说过“大奸能为大忠之文,至拙能袭至巧之语,虽孟子之言,亦不能以文章观人”。但造成文品与人品的剥离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道德与人性的冲突

中国是一个受儒家思想统治下的国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乎是每个读圣贤书的人的人生目标。但在实践中,有些人正是按这种目标实现的,如辅佐周摘自:毕业论文题目www.618jyw.com
王朝的周公旦,辅佐刘备的诸葛亮等等,历来被人们所称颂;但有些人如辅佐秦始皇的李斯,却留下了千古骂名。为什么同样是读圣贤书,同样是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却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呢?
在中国这个崇儒的国度里,虽然“四书五经”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儒家思想几乎渗透在每个人的基因里,代代相传。然人毕竟是人,人有七情六欲,人无法摆脱动物的本能性,因此道德与的冲突成为困扰历代文人的千古难题。一面是圣人的谆谆教导,一面是现实利益的诱惑,灵与肉的冲突成就了多少人的美名,又成就了多少人的骂名!正所谓“君子之所以为君子者,无非情;小人之所以为小人者,无非情。情而当理,则圣贤也;不当于理,则小人也。”
儒家思想使人追求道德上的完美,但世上真正完美无暇的人绝无仅有,而真正恶贯满盈、十恶不赦的也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挣扎在道义与人与边缘的普通人而已。只不过有些人时刻不忘以道德束缚自己的言行,宁肯被杀头甚至诛九族,也不愿屈节的,因此被人们奉为道德的楷模,但有些人,却在关键时刻,道德让步于了,因而落了一世的骂名,最突出的便是易代之际的一些所谓的贰臣。
其实有时善恶只是一念之差,而人们去又总是习惯于对这一念之差耿耿于怀,这就是中国人心中不可动摇的“忠君思想”。

二、乱世之中,人们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

乱世之中,人们所遇到的两个最大的难题:一是贫困,一是生死。而这也是最使人变节的两个因素。
所谓“仓廪满则知荣辱,衣食足则知礼节”,一个穷困潦倒,奄奄一息的人,怎能苛求他道德有多高尚呢?杜甫在“有儒愁饿死”的时候,曾赠诗于杨国忠手下一个得意的大臣,请求汲引;王维也曾为了得到一官半职,拍过李林甫的马屁;刘克庄也写过许多奉承文章……人被命运所迫时,很难掌握自己的意志。
乱世中,有些人被逼着出来做官,特别是易代之际,新政权刚刚建立,总会找一些威望高的人出来稳固人心,有些人宁死不肯屈节,而有些人却不得已屈节保身,如被列入《贰臣传》的钱谦益等人。
其实,人本身是一种很功利的动物,所以上面举的不论哪一种人,本质上都是功利的。所不同的是前者追求的是名誉上的功利,即道德上的完美,他们宁愿付出一切代价也要保住自己的清名,这其实是道德上的愚忠;后者追求的是现实的利益,想舒舒服服的过完当下的一生,而不管留给后人的是美名还是骂名,这是现实的功利者。然而在现实中,前种人被人尊敬,而后种人被人不齿。

三、文学自身的独立性

文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有其自己的独立性。大凡文人读前辈的作品总要受前人思想、艺术风格的影响,这是一种文学的遗传现象:师承陶渊明的,作品自然清淡自然;宗杜的也自然注重炼字炼句,风格沉郁顿挫。
再者,做官与归隐也是中国文人心中用不可调和的两大遗传情结,所谓“寂寞之时,既想热闹,喧嚣之场,亦思闲静,人情大抵皆然。如猴子在树下,则思量树头果,及在树下,则又思量属下饭。往往复复,略无停刻,良亦苦矣”[4]。而大凡文人的作品中,总逃不过这两种情结,所以严嵩、阮大铖等人的清贫诗也就见怪不怪了。
因此,文人气质的遗传与道德并无绝对的关系,所以我们在鉴赏作品时,不要带着政治的、道德的、历史的等等观点,而要把最终的解读回归到文本本身。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洁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洁癖使得我们对作家的品德太苛求,以至于使许多道德品质不为世容的文人的美文妙语不见于世,而中国与西方的“罪感社会”不同,中国是个“耻感社会”社会,所以西方人爱忏悔自己的过错,而中国人则极力掩盖自己的过错。这就使得中国文人的作品多是避其恶,扬其善。而后人在编著前人的作品是,也习惯于避恶扬善,于是使我们看不到前人的真正面目。
所以我们鉴赏作品时,除了知人论世,更重要的是拚弃道德上的偏见,从多种角度去解读,尽量迫近作品的真面目。只有这样才是对作品的正确解读!
参考文献:
扬雄.法言(义疏)[M]. 北京:中华书局,1996
吴乔.围炉诗话[A].清诗话续编[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萧纲. 诫当阳公大心书[M]//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梁简文帝集.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
[4] 袁宏道. 袁宏道集笺校(卷二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