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4415 浏览:132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课程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十分重要,正确认识到当前语文阅读的不足,对于解决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十分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于都 有效阅读
课改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课程理念到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新旧思想、新旧模式大碰撞、大变革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改革在学与教的关系、课堂模式的改变与创新、评价的方式等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但是课改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尊重传统、用科学的发展观学习和发展传统,切实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改面临的新课题。

一、小学语文传统教学的辩证思考

作为一线的教师,对传统小学的语文教学有比较科学的认识,那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谓的传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对待传统语文的教学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对其精华之处应加以整理发扬,对其不足之处则要加以调整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即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在“文道统一”的思想指导下,提出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加强语文双基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和成功经验;提出应重视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都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当然,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多地强调智育,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素质的培养;课堂中学与教的关系没有摆正,学生更多地是作为接受知识的
容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体现;语文学科中人文性和工具性严重分割,造成语文课出现了成为语言文字训练课或者是政治思想教育课的倾向。

二、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的反思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合理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性,但面临新课程的挑战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下面择其一些主要做法进行简要分析。
(一)扎实的“双基”训练。抓好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小学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特点。语文本身就具有工具性,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打好了双基,才能积累与运用,因此这个传统的“法宝”是不能丢弃的。“双基”是三维目标中的第一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双基”,既
不能只抓双基,也不能虚化双基。

(二) 阅读文章的精讲。传统的语文阅读课是以教师的“精讲”

为主的。从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重点段的剖析等,教师非常细致地一一加以讲解。这种方法虽然存在着把一篇文章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淡化了对文章整体感悟的缺点,但是也不能否认在某些重要篇章、重点难点,教师的讲解也是非常必要的。不要谈讲色变,认为讲了就是“包办”,就是“满堂灌”,而是应该明确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要讲到点子上。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对以上诸多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当前在新课程理念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是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一些教师还没有真正领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存在着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转变,对语文教学中“人文论”和“工具论”不能辩证地理解等等,致使语文阅读教学陷入了一种华而不实,繁而无效的误区。因此,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找准教师在课堂中的定位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找到作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评价的参与者、学习反馈的矫正者”这样的新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分享了选择权、决策权。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喜爱的读书方式;可以选择学习内容;可以参与制定学习目标等等。

(二) 把握好“导”和“放”的度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和教师分别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学的主体,它们是互为交融的。而教师作为课堂的调度者在课堂上应该不仅能放的得开,更应该收得来。教师应巧妙地把握“导”与“放”的度,帮助学生树立“我要学”的学习观,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中,对这样的长文,我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质疑问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讨论,这样既能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读,又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太
阳是大家的》这首诗歌时,我抓住课文中的“?” “!”几个标点,巧预设、重生成,引导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激发火花……有心的教师在课堂中是一个智者,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优良品质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具有发自内心的学习和动机。自主学习的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流于形式的自主是假自主,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文本以及学生的实际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引路人。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应该区分哪些知识适合以直接学习方式,哪些适合自主探究的形式;其次教师要处理好全班讲解、小组活动和学生个体体验的平衡关系;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营造鲜活的、富有挑战性的、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主动探究的心态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林勤. 浅议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的指导策略[J]. 引进与咨询. 2006(09)
陈钰年. 把握辩证关系 促进和谐发展——小学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的反思[J]. 海峡科学. 2008(12)
[3] 陈钰年. 阅读教学的新探索[J]. 海峡科学. 2009(0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