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教学改革“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学革新之我见资料网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21092 浏览:87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体育教学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体育教学改革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竞技与体育健身并重,能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健康;体育教学;改革
1982年“素质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坚决反对忽视学生身心健康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从此,“素质教育”热潮在全国范围不断地掀起,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素质教育教学研究。1983年国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来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并制定了素质教育大纲。体育教学也进入了素质教育改革阶段。体育要推行“素质教育”,“健康第一”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因此,体育界要由“应试教育”向“健康教育”转化,特别是在教育部提出学校体育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后,我国的学校体育应有重大的改革,以适应当前形势和现代社会的要求。

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内涵

目前,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身体健康就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体格发育正常。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人们开始认识到很多人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健康。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在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源于:论文致谢范文www.618jyw.com
或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1990年,随着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和不断深化,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认识,认为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心理、适应社会和道德健康。

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

我国最早提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是,他在1950年就给马叙伦教育部部长写信,指出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把学习放在第二位。《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青少年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实现民族兴旺的基础,是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前提。学校要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体育教学的中心思想来贯彻和实施,这充分说明“健康第一”思想在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健康促进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同时教育部门以及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这就要求人们重视健康的价值,具有增进健康的强烈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三、“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学改革方向

1.身体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重

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经常有些教师把学生体质的增强作为衡量学生健康的标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在学生体质上下工夫,把体育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体质如何增强方面,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不断地上升,2002年电视台报道,大学生患心理健康疾病的已经达到18.46%,而且呈现继续上升的趋势,因此体育教学要加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2.体育竞技与体育健身并重

竞技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合那些体育特长生、体育尖子和一些高水平的运动员,并不适合大多数学生群体。目前,一些学校仍然以构建竞技体育教育内容体系作为发展学校体育的根本,具体表现为专项技术动作的传授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以成绩作为衡量体育课好坏的标准。这就剥夺了那些喜欢体育、热爱体育,但是体育成绩又不是很好的学生参加体育的权利。为了技术而练习的教学过于苛求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与标准性,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对体育课望而生畏,使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受到伤害,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压制,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相结合

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不断成长,自我完善的过程。体育活动是群体活动,不仅有语言的交流,还有身体的接触,使学生交往更加频繁。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社会现象,这就要求学生用冷静的头脑,发散的思维,来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体育活动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如同一个小的社会群体,每一个学生都是群体的一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体育教学改革要通过体育教学辐射到社会群体,培养学生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观,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社会知识,积累经验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提高应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体育道德是制约和调整体育参与者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体育参与者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体育活动充满了智慧、挑战、竞争与合作,学校体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忱,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力,这将对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对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体育课堂常规、体育比赛、体育游戏都能够规范学生文明礼貌,加强学生组织性与纪律性教育,让他们意识到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比赛还可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学生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机智、诚实、胜不骄败不馁、勇于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等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体育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同时“素质教育”也应遵循“健康教育”,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学到知识、技术、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道德品质,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又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作者单位 辽宁省葫芦岛市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