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法制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法制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17769 浏览:731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在认识上渐趋成熟,有想象,好模仿,多好奇,但是辨别能力差,以致在追求新奇刺激面前,极易受不良影响而导致违法犯罪。据有关媒体报道,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约占青少年总数的万分之七,部分城市高达万分之二十点四,占刑事犯罪的比例达67%左右。这一严峻的事实提醒我们,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开展的工作之一,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也应该主动担负起教育青少年的历史重任,强化对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制思想的培养,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有效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法制教育,谈一点个人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法的观念,应以身作则,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做法律的拥护者。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加强学生的法纪意识教育,是语文教师的法定责任和义务。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就要熟悉日常的和自己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熟悉《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并且还要以身作则,当法律的拥护者。比如,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不能侮辱学生,不能私自拆阅学生的信件,不能搜身等。只有教师切实做到教师以身作则,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做法律的拥护者,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法制教育,学生才易于吸收,才容易专注去学习,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

二、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

高中语文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同时也渗入许多法律知识。教材中的课文能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径。例如人教版教材里的课文,《窦娥冤》中的反映出的当时社会的司法腐败;《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对自由婚姻的追求而导致的人生悲剧,婚姻的包办以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陈情表》中对长辈的孝顺和赡养义务,作为青少年学生,就应该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当自己的父母年老之时,就要去赡养父母,而不应该抛弃。这些都写进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的,如果不遵守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良心的谴责;《项链》一文中,路瓦裁夫人,她用自己美貌的青春捍卫了自身的人格尊严,十年艰辛,还清巨额欠款,这与当今现实生活中借债不还,违反《民法通则》的人就是一个鲜明对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们可以将“有理无法讲,有冤无处伸”的封建黑暗社会背景与今天法制健全,充满的现代法理社会进行比较。这些人与事,我们都要把它放在一定的背景下去审视,才能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和事件中法理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情感的熏陶,又不忽略法制方面的引领。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英雄”,是历史的产物,一个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必须由机关依靠严格的程序,用铁的证据来裁定。在今天,我们国家更是将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如果凭个人的情感、好恶来随意剥夺人的生命,无论有任何理由都是犯罪,并必将付出代价。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带着一颗文学之心,同时还能揣有一颗法制之心。

三、积极开展语文活动,在语文活动中创设浓厚的法制氛围。

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色。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需要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经常开展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活动,如开展“相信科学,反对邪教”、“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树立理想,远离网吧”等演讲活动。因此,开展语文活动也是为学生创设法制氛围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窦娥冤》之后,可结合今天的社会对课文进行改编,可以在任课班级举办“模拟法庭”的语文活动,要求学生进行法庭审判和辩护,有原、被告双方和法官,有申诉和辩护,有证人、证据等等。我相信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绪一定很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对会使他们对法庭审判有更为形象而直观的印象,法制意识自然大为增强。

四、在写作中进行法制教育,运用作文提升学生的法制意识。

运用学生的作文进行法制教育可以说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这是学生自己写的内容,学生易于理解,易于吸收。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议论、比较、反思、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比如:利用法律条文的语言特点,引领学生品味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准确使用词语的重要性。让法律条文成为我们教学事理说明文的重要助手,让他们体会其法律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简明性以及法律条文特有的严肃性、严密性。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想办法,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同时,也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应当注意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是多样的,要想用得恰当、用得灵活,彰显效果,必须注意几点:一是注意适时的渗透。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又不能漠视语文内容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要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时机,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而不是生硬地、牵强地。二是适度的渗透。有的课文可以渗透法制教育,有的课文很难渗透,切不能过度要求每一篇课文都要渗透,因追求渗透而破坏了语文教学的美感,要注意点到为止。另外,在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可接受程度等,要恰到好处的因材施教。
总之,如何有效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法制教育,必须有的放矢,要有针对性,如果漫无边际,收效肯定甚微。只有语文教师灵活处理教材,在教学中合理渗透法制教育,就会为自己的语文教学增添光彩。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