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数学让学生在“做数学”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更新时间:2024-02-28 点赞:5465 浏览:137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强调让学生“做数学”,通过做数学让学生来体验、理解数学的内容、思想与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从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中获得活动经验。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在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方面的点滴做法:

1、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做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数学的的经验,我们可以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教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化活动经验。
例如在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从认识世界各国的钱币入手引入新课,结合的展示让学生介绍自己对各国钱币的了解,然后重点认识我国的钱币——人民币,在这一环节从“100元”入手,介绍人民币的文字、面值、颜色等知识,其他面值的认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并在其中融入元、角、分的认识、人民币的分类等知识,对于该课的难点——人民币的换算,我设计了钱币兑换、模拟购物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及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数学经验。这样教学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课富有了生活气息。

2、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中“做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象,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我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比较》时设计了以下数学活动:在出示一组平面图形后提出:“这些图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先独立仔细观察、比较,然后把你发现的和小组同学交流,看哪个小组发现最多!”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归纳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依据同学的回答,归纳学生所使用的比较方法:数方格、重叠法、 转化法等。通过交流,学生知道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然后再运用获得的方法进行多种实践操作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到了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象,学生的自主探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师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学生在一系列有效的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新知,同时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3、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悟数学”,进一步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要求教师要加强开放式问题的教学,提倡探究式学习,强化合情推理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实验、类比、归纳、猜想得出结论,将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由发挥、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在教学平行四边型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习过的长方形,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猜想、操作、验证、概括”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不仅仅是理解和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它的面积,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这样一个数学活动经验: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可以通过转化,把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运用以往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去了解、认识新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当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时,学生会自觉地运用转化的思想,通过割、补、拼、移、转等方法把三角形、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在学习圆、圆环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会借鉴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时的经验,独立探索圆、圆环面积计算公式。这说明学生能运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索、学习新知识,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启发,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的数学数活动经验必须在有效的数学目标指引下,通过学生自主或在教师引导下的数学活动中,使学生亲身实践、经历和思考,在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中完成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数学教师更应该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 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与学生一同实践,在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开展一切有现实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提升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的数学素养从“双基”向多元发展作出自已不懈的努力!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借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鉴,且不可简单地视为重复儒家“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信条,是疏阔、陈腐之论,或类似笛卡尔那样“只求改变自己”而不去变革世界的消极退避思想。——如果这样看,倒是需要反思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所推崇的“实践观”在多大程度上成了现代社会的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俘虏,“实践观”在多大程度上被给予了狭隘的功利化理解。笔者认为,这里既有对传统人文价值思想尤其是人的自我提升思想的继承,又有希望通过人们对现代化运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消除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对立,实现“万物一体”“天人和谐”的理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