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培育地方院校化学和生物培育办学特点深思

更新时间:2024-01-19 点赞:32376 浏览:1467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和生物专业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地方特色资源利用上。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与研究,是培育化学和生物专业办学特色的根本。教学与实践并重、大专业、多方向、重应用、产学研结合是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办学的特色。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 化学和生物专业 办学特色
1.前言
专业办学特色是一个专业明显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办学风格或优良特点,是在长期专业建设过程中积累和培育形成的,专业特色集中体现在学科专业的建设上,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并带动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出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史短,往往地处经济不发达的二、三线城市,甚至是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老、少、边、山、穷地区,与老的本科院校相比,在学科专业建设上没有竞争力。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很难找到发展的空间。地方本科院校培育专业办学特色要紧紧依托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核心,坚持产学研结合,努力促进产学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性循环。化学和生物专业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中心科学”,它在改善人类生活、促进社会进步、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化学和生物专业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从学科专业发展出发,容易找准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点,为培育专业特色打下基础。在长期的专业建设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总结和培育化学和生物专业的办学特色,加快化学和生物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及改造,我们先后深入地方,针对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研究及对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针对“什么是化学和生物专业的办学特色?如何进一步培育化学和生物专业的办学特色?”进行思考与探索。在专业的目标定位、类型定位、教育特色、教学特色、教学管理特色、学科专业特色等方面有了一些思路和设想。

2.培育化学和生物专业办学特色要找准地方经济发展的亮点

2.1地方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

地方本科院校往往地处经济不发达的二、三线城市,甚至是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这类地区虽然经济十分落后,但资源十分丰富,往往有一些特色的资源,如特色的矿业资源、特色动植物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特别是绿色食品加工资源,地方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达到快速提高地方经济水平的目标。河池学院所在地河池市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特色矿产资源,建设成为广西最大、全国有名、世界有影响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创建河池有色金属研究开发中心、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示范区、高新技术材料加工制造区、初级矿产品冶炼区、矿山开采区等,实现锌、锑、铅、铜、银、铟冶炼规模全区最大。通过加强与大集团、大企业和专业院校、科研机构的协作,推动有色金属初级产品向“高、精、深”的高端产品延伸。重点发展信息记录材料、敏感材料、纳米材料、非晶态金属材料等高新材料精深加工产品。兼顾发展黑色金属及非金属工业,开发硅、锰、铁、煤等黑色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特色动植物资源,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不断完善医药产业体系,建设天然药谷和中草药基地,培育壮大中医龙头企业,建设河池新特药品技术研究中心,着力打造以岩黄莲注射液、喜树碱为重点的医药产品品牌。充分利用特色农产品资源,建设特色农产品工业基地,重点发展绿色、特色食品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扶持天然禽料、天然色素、天然食品添加剂加工企业,建设广西最大的制丝、制绸及丝绸制品企业,扶持养蚕业,等等。地方经济发展的亮点为地方院校化学和生物专业培育办学特色创造了条件。

2.2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征。

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人才的需求有如下几个特征。
2.2.1人才需求具有行业多和面广的特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贫困地区除了仍然需要补充一批中小学各学科教师之外,在机械加工、汽车制造、电工电子、化工冶炼、计算机应用、服装、建筑、烹饪、现代农业、特色农业、食品加工、物流管理、选矿、探矿、制糖、地质等重点专业,急需培养高级职业人才。
2.2.2人才需求具有多层次特征。在重点人才需求专业中,人才需求出现多层次化,除了一些从事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之外,同时需要一批懂技术培训、善管理的中层管理技术人才,需求量最大的是直接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懂技术、懂操作的生产技能人才。再则是需要对原有工人的职业再培训,人才需求层次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形。
2.2.3人才需求具有每类人才需求量小的特征。人才需求的行业多、层次多,但是每类人才的需求量并不大,特别是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量不大。以教育这一块为例,对化学、生物教师的需求仍然存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人员编制问题和考试杠杆问题),每年化学、生物教师的需求量很小,特别是生物教师。
2.2.4人才需求出现由知识型向应用型转化的特征。用人单位特别企业对人才需求逐渐从知识型向应用型人才转变,企业十分重视人才的实际操作技能,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618jyw.com
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有很强的动手能力。重视学生的实习背景,重视学生的一专多能。

3.培育化学和生物专业办学特色要找好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点

根据化学和生物学科专业的发展,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找好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点。通过对接,可以带动学科专业建设,也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达到高校办学为地方经济服务,实现“双赢”的目标。如何进行对接?一方面可以利用化学和生物专业的技术人才及仪器设备资源,满足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资源开发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逐步向食品加工方向发展,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能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的人才。针对贫困地区资源型产业比重大,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跟不上,农产品加工率比较低,受市场需求影响比较大等问题,结合做大做强农林资源型大工业加工发展,在农业优势产业上做文章。同时可以利用校企共建特色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实验室,主动涉及发展中的资源产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

4.对接地方经济发展培育化学和生物专业办学特色的对策

办学特色的培育取决于最终为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服务以及被社会广泛承认的实际贡献大小。办学特色需要以凝练的办学理念为基础,靠发展优势学科来体现,靠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来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地方性院校的责任,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在充分调查论证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学科渗透和融合,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实践应用环节,从而体现专业的办学特色。

4.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教师队伍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

所谓的“双师型”教师是要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相应专业实践技能,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胜任实习实训指导,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教师要经常下到企业,不下到企业去,教师就成不了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没有“双师型”教师,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过硬的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以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

4.2校企合作开发新专业、改造旧专业,实现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

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服务地方经济为调整办学思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切入点。要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化学和生物科学专业,在新专业的建设和旧专业的改造中,施行校企合作,合作双方共同制订和组织实施合作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共同建设产学结合试验基地,实现专业建设条件互补,教师队伍互补,教学和生产实习互补,学历教育与认证教育互补等六个方面的优势互补。保持专业创新与技术创新发展同步,实现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4.3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的全面对接。

紧紧抓住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根本,可以使化学与生物专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使办学的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可以使实践教学从根本上得到加强,更可以使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根本的转变。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实际和区域资源状况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决定着能否真正地培养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开发应用型人才。应该在与企业合作建设基地方面多开展一些工作,积极探索与自然保护区、农科院所、大型企业集团建设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4.4校企共建专业实验室,直接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

要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开发与研究实验室和重点建设学科这个平台,采取“院地结对帮扶”模式,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将一些实验室直接建到企业和乡镇。充分发挥高校的人力、技术、设备等优势,直接为企业和村农服务。充分利用化学和生物专业设备,寻找企业,院企共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科技发展为宗旨的检测及化验培训中心,为工矿企业、医疗卫生、外贸、高校、地质、石油、农业、食品加工及环保等厂矿企业提供理化项目的检测服务和相关化验人员培训,直接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

4.5调整科研方向,找到科研新的兴奋点,实现科研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

服务地方经济,必然需要大量实用的先进技术,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要将科研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围绕地方经济搞科研,在为地方提供科技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将我们自身融入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我们的科研能力也将大大提高。要进一步明确和调整科研方向,围绕有色金属加工新工艺、特色中草药提取、农副产品深加工、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展科研工作,形成科研特色。目前在地方院校自身科研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用其他高校的科研优势,大力开展合作研究,或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桥梁,为地方经济服务,同时达到提高地方院校科研水平的目的。

4.6校企合作优势互补推进“产、学、研”结合,形成“产、学、研”良性循环发展圈。

产业可以促进科研,科研可以带动产业,科研可以带动教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圈。如何使“产、学、研”有机结合起摘自: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618jyw.com
来,采用选取特色明显的产业,与地方共建研究所,对该产业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研究特点,从而进行深开发。我们应根据地方院校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特点,立足地方,面向基层,以应用研究为主,针对性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积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参考文献:
河池市人民政府.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M].广西:2006.
刘旭辉,覃勇荣,郎耀秀,等.适应桂西北经济发展的化学专业调整改造构想[J].河池学院学报,2006,26(2):48-52.
[3]陈超球,刘旭辉,陈敏.“专升本”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探讨[J].河池师专学报,2003,23(4):51-56.
[4]吴志鸿.论师专化学专业实施创新教育[J].河池师专学报,2001,21(2):35-38.
[5]吴志鸿.试谈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师专化学素质教育[J].河池师专学报,1998,18(2):34-37.
[6]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年鉴-2005[M].南宁:广西年鉴社,2005.
[7]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草案)[J].大学化学,2005,20(6):30-42.
[8]张辉,郭桂英,江山.新升本科院校结构性变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2,6(3):14-17.
[9]张元勤.注重专业建设,确保西部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0):61-64.
[10]刘春.新升本科院校的教育科研问题[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5):439-442.
[11]兰文巧.新升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问题刍议[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5,1(1):105-107.
[12]黄朝宾.新升本科师范院校建设与发展的策略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7(2):45-46.
[13]孙群英.对高等教育如何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4):20-2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