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生以开展体验式教学提高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任务书

更新时间:2024-04-08 点赞:7396 浏览:210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提倡以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的目标,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以个人的生活情感体验为基础的。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着他的道德取向。所谓情感,就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与内心体验。而历史最能激起学生的情感,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学生是学生最喜欢的历史学习方式,这说明具体、形象和富有情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最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兴趣。实践证明,情感体验教学不失为一种符合学生心理要求、切实可行而又颇见成效的好方法。

一、开展合作体验,进行历史角色扮演,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而且他们往往在小学阶段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升入初一后学习历史的更加强烈,不仅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且还希望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以引起师生的关注,角色扮演方式无疑为他们提供了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但这个时候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指导,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气质特点、才艺特长,组成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并根据需要选举小组负责人,对组员进行任务分配。合作小组建立好后,教师还要构建学生学习体验的平台,比如了解学生初始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确立角色扮演的对象和具体内容,指导学生收集、研读相关历史人物的资料,分析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琢磨历史人物的情感,拉近历史与自己的距离;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缩小历史与现实的差距。

二、编排历史剧本,构建学生体验历史的平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历史知识是有系统、结构、层次的整体,为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完整认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在初一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编辑和演绎课本剧。一般分为以下环节:创设情境—学生表演—教学反思—知识延伸。首先,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喜好,自主选择历史剧本和自己喜欢的角色组成表演组。其次,教师还要指导资料组的学生课下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信息,并对其作进一步的思考、创作,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提供给表演组成员;编辑组成员编辑和修改历史剧本、制作课件、准备道具;通过课堂阅读和探究,资料组成员和表演组成员之间开展分析交流,体验和感受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再次,布置教室,组织演员完成相关工作并进行正式演出,安排学生有序观摩,师生共同体验。最后,反思组成员总结反思整个过程的成败得失。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由被动记忆知识转化为主动探寻知识,体验历史。课后还要有目的地布置活动延伸让他们在动中学、学中动,提高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体验要注重学生的内化养成和最终价值观的形成

上述两种体验历史的方式,学生学习效果固然很好,学习兴趣也浓,但学生对历史人物、角色的体验往往停留在表面。学生要以情感体验为基础,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做出价值判断,形成相应的价值倾向,表现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并在情感上确信其价值的存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对历史反思评价的过程,学生情感态度的确立,使其情感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开始由外部的情感体验发展至内部情感态度的确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学生从体验深入到价值的分析,这就是我们情感教育目标中的内化教育。比如学生对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壮举中,认识到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增强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中,理解了历史责任感的含义;从欣赏北宋风俗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培养起历史审美情趣;从近代“西学东渐”历史的学习反思中,形成强烈的国际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情感教育的组成部分。个人的言行举止及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受到价值观的制约与支配,由于情感富有个性化的特征,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观并指导其行动时,也始终带有个性化特征。
总之,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旨在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情景演绎、活动探究、实践运用中诱发体验、加深体验、升华体验。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理论和观点的理解,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进一步升华,有助于将历史课的德育目标落到实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孟照彬.EEPO与有效教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源于:毕业论文指导记录www.618jyw.com
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