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试论历史教材内容整合结论

更新时间:2024-04-17 点赞:13132 浏览:565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12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从全国文综卷的历史试题来看,学生必须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处理,这无形中就提高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学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教师除了讲授教参规定的内容外还必须引导学生注意教学中的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的讲解就涉及教材内容的整合,笔者现结合2012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并以教材中的小字、注释、插图及大事年表为例,来谈教学中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一、关于小字的整合

所谓小字是指历史教材中的阅读部分,因其用楷体字且学号比正文小,故称为小字。这一内容在教学中不做统一要求,只作为学生阅读参考之用。因此,许多学生都对它熟视无睹,不阅读不记忆,谁知有些高考题就是从这里出的,比如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23题中D项“情报局成立”。但教材里的小字内容很多,不可能全部识记,在教学中教师可这样进行整合:
(一)在老教材中是重点内容但在新教材中被压缩为小字,如洛川会议后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等。
(二)对正文部分的关键补充说明要求学生熟记,如苏美两国在雅尔塔会议上背着中国政府签订的秘密协定,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小字等。

(三)有趣味性且能增长学生见识的,如“三大战役的作战过程”等。

以上三种情况的小字部分教师要告诉学生多关注,有条件的还可以把这类内容分类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让他们经常翻阅熟悉,从而使其在高考中能够从容应对。

二、关于注释的整合

教材中的注释数量不少,几乎每节课都有,类型也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全部掌握,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重点把握以释:
(一)在老教材中是正文到新教材则被压缩为注释的,如世界史下册第81页关于四次中东战争的注释等。

(二)在教材中出现且为生活常识类的,如“四书五经”、“五谷”等。

(三)职官名称,如“秦朝诸卿分掌政事”、“尚书台”、“刺史”等,尤其要注意某些官职在不同朝代其职权范围的变化。如在秦朝国家的监察事务由御史大夫兼理,而到汉武帝时期则专门设置刺史来主管,到东汉刺史不仅名称发生变化,其职权范围也较之西汉扩大了。
(四)在正文中出现内容解释的,如“辉格党和托利党”;对小字重要内容进行补充的,如“毛公鼎铭文”;对教材引用史料进行补充说明的,如“外寇、内匪”等。
(五)对重要水利工程、重要生产技术和工具的说明,如“芍陂”、“铸铁柔化处理技术”、“耧车”等。

(六)重要地域名称类,如“幽云十六州”、“东方战线”等。

(七)对重要帝王在位时间、年号的解说。如秦孝公、永乐年间、嘉靖时期、拿破仑三世等。

对于此类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同一种颜色标注好,每天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浏览,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这类内容的考题就可以“手到擒来”。

三、关于插图的整合

教材引用的插图数不胜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重视对如下插图的学习。
(一)人物图。注意区分人物的服饰、形貌特征,并关注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及其相关评论等,力求做到一看到图、看到事迹、看到评论即知所讲人物是谁,这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如: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16题中就以张謇的评论来考查李鸿章,这个内容在教材中没有涉及,但教师如果能在日常教学中加以补充、引导,学生还是能解答的。
(二)实物图。教材中的实物图类型多,包括文字、货币、生产工具器皿,以及考古出土的文物如甲骨、陶俑、画像砖石等等,其中要特别注意一些对课本内容起到补充说明作用的实物图。比如文字,从《中国古代史》第4页甲骨文中有关奴隶的字,到第8页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和西周铜器铭文,又到第24页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再到第64页《兰亭序》(摹本·部分),然后结合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叙述,可以知道汉字发展的历程,也表明在纸笔没有发明之前,古人使用专门的工具分别在动物骨头、青铜器、竹简上刻写,了解这一内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12题关于“刀笔吏”的称谓会选择A项。又如“商鞅铜方升”,依图可知商鞅第二次变法的时间始自公元前344年,这在课本中没有提及,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克伦威尔(1599~1658)在纳西比战役中”。此外,还可从“秦半两钱”以及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和钱范图,略知货币发展的简单过程。
(三)地图。这是最常见也是高考最爱考查的内容,比如统一王朝的疆域变化图,分裂割据政权的对峙图,重要水利工程图(如: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39题中就考到了灵渠)、手工业分布图、对外交通(陆海路)及对外贸易港口、重要地名的古今演变(如六朝古都、台湾、南海诸岛等)、民族分布(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39题就考到了汉朝对岭南地区的政策变化)等历史人文地理和历史自然地理仍旧是教学重点。把春秋、战国、秦统一等图与正文结合,可反映分裂到统一的过程;拿隋、元运河等图与正文对照可看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
(四)彩图。在每册教材的头几页都有本册的一些彩图,对于这些彩图我们也要识记,因为这些彩图所反映的史实都是对正文的有效补充。如一战时的空战,飞机等新式武器被运用到战争中,可想而知当时交战双方伤亡惨重和战争的激烈程度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一战的影响。还有些甚至是正文中没有明说的,如唐墓壁画《礼宾图》,是唐朝官员接待少数民族首领的场面。
图形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表述,但教师要把这些图像按以上四大类进行分类,教会学生理解、掌握不同图形的内涵和分析方法。

四、关于大事年表的整合

每册教材的最后几页都配有大事年表,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重视对大事年表的学习、记忆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下列几种情况需重点把握。
(一)在老教材中是正文但在新教材中归属大事年表的。如:1911年的保路运动,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和十九路军抗战等内容。
(二)教材正文没有叙述事件起讫时间或叙述不够清楚但在大事年表中列有的。如:1919~1922年土耳其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等。

(三)通过中外大事年表的对照学习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618jyw.com

,可知道同一时间在不同国家发生的大事。如:1861年时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发生辛酉政变,安庆失陷及安庆军械所创办等,世界近代史上则有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等事件。
教师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大事年表进行整理,按年代从古到今进行排列,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正文对包括小字、注释、插图、大事年表在内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讲解,以夯实学生的基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做到有备无患。但整合的内容不能太偏,要把握好度的问题,不要花过多的精力去拣芝麻,免得拣了芝麻却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选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中国近代现代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世界近代现代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