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探究??谈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式教学普通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9405 浏览:351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百行德为首”,品德课是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本文通过如何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主动性,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探究式教学进行了探讨。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或时事热点进行辩论、归纳、联系、求证、解释、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从而使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顺利开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主动性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它既是思想品德的学习方式,又是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实施探究式教学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要实施好探究式教学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大多数问题都是由教师通过研究教材、探究政治生活的发展动向而提出的,学生没有参与探究发现问题的机会,老师让学生通过学习教材的内容,查找问题的答案,其结果往往是:学生不会去发现问题,也不知道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行探究式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开始,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的探究,逐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目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运用的方法是:
(1)辩论,即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辩论的方式,通过对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相关的教学信息资料)的理解,对观点和证据进行辩论交流,发现新的问题。如在讲授《我们的人身权》前,首先搜集日常生活中在社会中常见的有关案例编成小册子印发给学生。上课时,提问学生: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拥有那些人身权利?如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利?把编印的小册子及学生自找的相关资料,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行组内、组组、全班的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出的观点和辩论交流,最终使学生完全掌握自己拥有的合法人身权利,同时也明白“要使自己的合法人身权利得到保护,首先必须要尊重和保障他人的人身权利”;“当自己的人身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时,必须通过合法的法律途径来维护”等。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归纳,通过对思品的零碎的知识和繁杂的信息归纳、分析,得出规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解决问题。如:在讲授《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时,通过指导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社会”、“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等知识点的归纳分析得出: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3)联系,即依据课标结合教学要求,培养学生通过密切思想政治与社会新闻、现实生活、国际国内时事热点、身边生活等相联系。教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政治问题的。
(4)求证,即为证明自己的想法寻找证据。通过证明法或反证法,形成论从书典中出、据从现实中来,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例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个观点书本上有大概的说明,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我引导学生通过报刊、图书馆、网络、到乡村去采访、调查、实地考察等寻找相关的正面或反面的证据,得到对问题的正确解析,让学生思维活跃了起来,并从中发摘自:毕业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现问题,形成自己的新问题。
(5)解释,解释思想品德课文中或资料中相关名词的概念、含义等,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集体主义”等,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精确的解释,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在解析名词的概念、含义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
(6)比较,就是引导学生拓展视野,通过比较,从多角度发现问题。如我在讲授《明辨是非》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探究园的《朋友之间》的图画资料,通过对“等价交换”、“打抱不平”、“好样的”、“做贡献”的图文所体现的内涵进行比较。

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

笔者在听课交流活动中,经常遇见一些教师在上课时,自己提出十几个问题,努力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但学生只顾抄写笔记,不动脑、不动口,被动学习,任由教师在上面怎样讲,就是启而不发。怎样才能改变此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探究问题的关键就是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
(1)培养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究问题,首先就要让学生对你的科目感兴趣。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联系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教育,让学生认识学习思想品德课对每个人的成长、成才都有指导作用。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学生才会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一门课程,并对这门课程产生深厚的兴趣。
(2)体验成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教学的全过程,亲自动手、动口,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比如,在教学《男生女生》时,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编写小剧(或编写小品)表演,体验在班级里男生女生交往的感受;让学生自己依据感受进行辩论交流,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正当的交流、什么是不正当交流,男生女生应如何交往、男女生的正当交往对班集体和自己成长有何作用等。
(3)分组竞争,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可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之一是好胜心比较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主动探究问题,就要借助学生的好胜心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是关系到探究式教学成功与否的两个重要因素。前者是探究式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后者是实施这种教学方式的根本保证,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既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又要努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只有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才能确保探究式教学顺利进行,才能使探究式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钟启泉,崔允淳,张华主编《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1
教材发展中心主编《走进新课堂——品德与生活分册》;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5
[3](美)坎波伊|译者:赵清梅、王泽荣、《课堂问题分析与解决-成为反思型教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