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高效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更新时间:2024-01-23 点赞:31788 浏览:1450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教学过程与方法是否讲究,是能否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所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对提高教育质量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举、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618jyw.com
视听结合、信息丰富。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为学生提供直接生动的情感体验,能迅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以生动的具象接通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启迪学生的内心情感。

一、运用信息技术再现具体可感的情景,使学生快速入情入境

语文教学中,利用诸如多媒体之类的教学手段进行情景再现,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图片展示,能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运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可以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在讲授《故都的秋》时,展示南国之秋的风景图片,身处北方的学生通过对比,认识北国之秋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份特殊的情感。反映特殊历史背景的文章,多媒体图片展示更容易帮助学生融情入景。讲《动物游戏之谜》时,多媒体展示少见的动物捕食的图片,有利于学生根据课文产生有效联想,激发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的愿望;《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展示二战时期集中营的图片,体会战争的罪恶,启发学生热爱和平;《别了,“不列颠尼亚”》,多媒体播放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画面,感受香港回归祖国的庄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自豪;《飞向太空的航程》播放火箭发射成功,祖国欢腾,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太空之旅等图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豪情,立志成就科学家的梦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多媒体在此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活学生思维,让思想长上翅膀

多媒体最大的特点是集声、像、文为一体,体现出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发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研读《囚绿记》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张小草发芽的图片,一张傲雪的梅花的图片,一张迎客松的图片,让学生借助课本中学到的象征手法,个性化的解读画面,感悟生活,学生悟到了逆境与成才的关系,联想到伟人身上所具备的品质,还有同学表示要学习小草的精神,积极上进,做生活的勇士。教师利用多媒体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样的方法,在上完《离骚》后,播放全国各地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画面,学生联想到屈原对楚国的一片忠心,世世代代受到人们的景仰;《老人与海》一课,展示大马哈鱼的图片,让学生想象老人不畏惧,不退缩的精神。多媒体手段便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景,能诱导、激励、唤起学生感悟,图、文、声、像并茂,立体式的信息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便于引发学生兴奋,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找到问题探究的契机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形成问题探究的契机。例如我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为了加深对文中主要人物王熙凤的性格特征的把握,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王熙凤出场的电影片段,要求学生依据文本对影视形象进行评价,有学生对王熙凤和王夫人的一段对话产生了兴趣,认为二人的关系微妙,经过合作探究,最后形成了共识,认为王夫人看不惯亲侄女在众人面前抢风头,想杀杀王熙凤的威风,也为了摆出自己才是贾府当家人的地位,才问了两个问题,而王熙凤不知谦让,得理不饶人,反而怪婆婆记性不好,充分表现了王熙凤泼辣、刁钻、机敏的性格特点;在讲授《雷雨》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周朴园和鲁侍萍的一段影视对白,学生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鲁侍萍对周朴园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为何先不相认,后又引导周朴园认出自己?学生经过合作探究,认为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感情经历了从“期望”到“失望”再到“痛恨”的发展变化过程。教师没有先入为主,而是利用多媒体在调动学生自主欣赏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初始反应,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让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课堂充满生机,实现了“生态课堂”。

四、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升华感悟,生成新的认知

接受性学习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学习方法之一。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背景材料从文本之外文本,也就是所说的知人论事,是古诗鉴赏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我在讲授《蜀道难》时先视频播放了“唐之韵”关于李白生活经历介绍的片段,学生听的专注,看的用心,十几分钟的播放之后,让学生说说对李白的认识,同学们用了大量的排比句,评价了李白,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之情,这节课对《蜀道难》主题的把握非常到位。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以《走近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学生分析有理有据,生成了许多佳作。后来我利用多媒体,通过声音、图片、文字等形式给学生介绍了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岳飞、张衡等人物的生平事迹,学生感受深刻,在写作训练中,这些人物往往成为了重要的素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突破地域、时空、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人、事、物等通过熟悉的图画、文字、声音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形象,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写作素材,提高了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运用既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启发了学生情感的投入,达到了求知和愉情的双丰收,优化了课堂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了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