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课堂教学关注学生有效参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库

更新时间:2024-01-28 点赞:25748 浏览:1113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课程教学;有效性
2095-3089(2013)9-0-01

一、整合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课堂的有效参与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

1、认真分析教材

教材的编写从生活实际出发,以人文为主线,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其编写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为学生所熟悉、所了解。新教材把数学置于生活实际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得丰富了,文化视野也开拓了。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由于受所处地域上的限制和学生本身知识建构的限制,感觉教材有些内容离学生较遥远,并不为学生所熟悉、所了解。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

2、认真分析学情

分析学生,即学情分析。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使所有学生学得理更主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习兴趣促使个体学生在课堂的有效参与率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在对数学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而引发的。课的引入是学生能否产生学习兴趣,渴求新知,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

1、走进心灵激发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去喜欢他所教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样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师道。喜欢听老师的课,学习就变的轻松了。自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现实生活情境,第二种是问题矛盾情境。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认知冲突,以情激趣,以趣导思。让学生的注意指向新知,并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数学课的引入不但要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要选准新知识生长点,提供诱因,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兴趣。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这样创设教学情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618jyw.com
境:2÷5=6÷15=8÷20=
引导学生讨论:①看到这三道算式你想到已学过的什么知识?不计算说说这三道算式的商是什么关系?②用分数表示这三道算式的商,观察三个分数,再用三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白纸折出这三个分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能有什么新的发现?教师通过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调动了他们探索发现新知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学习新知的探索活动中。

三、激励评价促使所有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

1.评价方式多样化,有效激励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激励性评价包括语言激励、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激励等。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鼓励,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

2.师生共同参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等。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则采取延时评价的策略,使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然后引导学生互评,在互评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和积极的情感。此外,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好方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其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3.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全程化

教师课堂中的评价,要促使学生产生参与的需要、表现的。不要压抑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教师关注学生的智力差异因素,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对各类学生都要加以鼓励,保持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在活动中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提高运用的能力。教师还要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数学课堂上的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多样化的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4.控制评价范围,把握课堂教学评价尺度

首先,教师要根据该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确定评价的主要范围。如果是以计算为主的课,就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计算评价活动上;如果是以练习为主的课,就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学生练习的效果上。至于在以某种技能为主的活动中,穿插其他技能的活动,教师就不宜占过多时间面面俱到地加以评价。否则不仅课堂时间不允许,而且也会使学生产生迷惑,不知该堂课应该注意哪方面的技能。其次,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一定要简练、明确、到位。注重评价实效性,使评价起到画龙点睛作用。教师一方面要控制评价频率,避免使用过于烦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延误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要防止评价的形式主义的现象产生。
积极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改变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师生思维,激发师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让我们深入探索和勇敢实践,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养成。
总之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是“人文关怀”的课堂,全面关注学生的有效参与使数学课堂成为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