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课程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英语素质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22467 浏览:980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要求之一。初中阶段是农村学生接触英语的启蒙期,应切实重视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逐步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提升师资力量,激发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保证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在农村各中学的稳步实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农村中学
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新课程改革启动于1999年,经过各个专家的调查、考证、申报、评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2001年正式出台。具体到中学的英语教学,新课程标准曾明确提出中学作为基础教育中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使用外语的能力,在学习语言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语言知识等文化素质。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每个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实施过程中城镇中学和农村中学因区位条件有很大差别,既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灵活性。课堂教学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其实是了解学生是否愿意来学,是否主动来学,学生该怎么学,会不会学。我国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的这一观点提醒我们重新去思考新课改的真正价值。

一、当前农村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不当

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农村地区的中学存在着非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却在教授英语课程的奇怪现象,师范学院毕业的教师在农村中学所占的比重也偏小。更有甚者,一些非科班出身的英语教师自己在中学阶段都没有系统学习过标准的英语音标,他们在教授英语读写的过程中,带有着浓重的方言音调,用过时的、旧的教学思想来教授新课标教材,依然“旧瓶装新酒”,把课堂当做一言堂,要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618jyw.com
求学生全盘接受,机械记忆。另外,农村中学的教学硬件也达不到标准,教学设备落后,许多学校无法保证基本的录音机、磁带、投影仪等英语读写教学必备的工具,对学生多采用大班制教学,上课时教室嘈杂,学生的语言交际很难得到互动,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有序、有效地开展。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

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英语素质”和“兴趣”。学生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佐料,而应当是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由于当前教学评价机制在农村不健全,考试成绩和排名依然是唯一的目标,学生依然深陷书山题海之中,最后只是事倍功半,他们花大部分时间死背语言知识和枯燥的语法,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渐渐被消磨,彻底违背了唯物论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很多农村孩子和没有知识的家长认为,学习外国人的语言怎么能跳出龙门,将来也用不到,从而不重视英语技能,彻底放弃了英语学习。

二、对农村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1.加大师资投入,注重教师培养

任何的教育教学改革,都必须让教师们观念先行,理念先行。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在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有关的教育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农村英语教师学习新《英语课程标准》,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模式,加大对农村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力度,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和科研水平。另外,国家应对偏远落后的乡村的基础教育设施加大投入,购置图书、音响、电脑等设备仪器,尽可能开展小班授课,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增加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和反馈改进的环节,只有硬件设施上去了,素质教育的实现才有物质保障。

2.从应试技巧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向

对于英语教学,从应试技巧的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第一步就是坚决摒弃把英语看做“工具”的陈旧观念,英语学习理应是对这种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的习得。有时我们可以把课堂变成学生们的小舞台,使他们运用多种感官来进行英语的人际交流互动,从灌输式教育向对话式教育的转变。另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经典美文,体会到英语文章句与句之间的美感,变苦学为乐学,实现从知识教育向审美教育的转变。老师还可以在教授单词时向同学讲解一些典故、小故事等,把单词教学变为一种文化教学。
总结,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都将是一个长期不断改进的过程,我们的农村教育工作者应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探索、总结和创新,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和改革使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