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西班牙语现代汉语、西班牙语“鼻子”词语隐喻义比较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35765 浏览:16059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词义对比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语言在词义形成、词义构成等方面的异同,不仅能从宏观上更好地认识词义发展和演变的规律,而且对词语教学也有促进作用。“鼻子”作为人脸部最突出的构件,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元概念”之一,也是词义对比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以汉语、西班牙语中“鼻子”词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鼻子”隐喻概念及取象类型等方面的对比发现:汉语、西班牙语“鼻子”词语的一些相同转义反映了人类体认世界的共性,而各自不同的转义反映了两国不同的文化视角;汉语、西班牙语中“鼻子”词语都是将始源域特征通过隐喻和转喻映射到目标域,而获得了新的语义,都可以喻指人、情感、自然物等概念系统,但汉语还隐喻了时间概念而西班牙语没有;汉语西班牙语的“鼻子”词语都有以器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618jyw.com
官转喻动作行为的现象,但现代汉语是创造出新词形来负载这类意义,而西班牙语(在美洲)仍保留“鼻”作为人体名词的转类用法。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汉语、西班牙语中“鼻子”词语的隐喻义,希望有助于完善和深化语义学理论和语言类型学研究,也希望从事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可以利用它们的异同,帮助学生建构第二语言词义系统,避免母语迁移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鼻子 汉语 西班牙语 隐喻义
认知语言学认为,一方面基于人类共通的生理体验,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表达概念的视角和方式存在着共性;另一方面,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的差异又会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进而在语言系统中反映出来。词义对比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语言在词义形成、词义构成等方面的异同,不仅有助于从宏观层面更好地认识词义发展和演变的规律,而且对人类认知行为研究也有参考意义。
人体词语,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元概念”,也是词义对比研究的重点。已有许多论文或专著对人体词语,如脸(面)、头、口(嘴)、手、脚(足)等的词语替换、词义发展以及语法化等问题作了全面而细致的探讨,但对“鼻子”还仅限于其词形更替讨论之上,缺乏从认知和文化层面对其词义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从语言对比研究来看,目前的论著主要是汉语与日语、英语、俄语异同的对比研究,缺少关于汉语与西班牙语的对比研究。鼻子作为人脸部最突出的构件,在汉语与西班牙语中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词语,如针鼻、门鼻、鼻笛、鼻祖、鼻子尖、酸鼻、naricear、narigada、nariguera、narisperito、darse de narices、asomar las narices、hay que tener narices等。它们蕴含着认知共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各自独特的文化特征。例如汉语中“针鼻”“鼻祖”“鼻涕虫”等,如果不了解中国人对鼻子的认识,就无法知道其确切意思;而如果不清楚西班牙人对鼻子的理解,我们也无法明白tocarse las narices、en las narices、pasar (restregar) por las narices等习语的言外之意。因此了解汉语、西班牙语中“鼻子”词语词义的异同,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和进行第二语言教学。
本文以汉语、西班牙语中“鼻子”这一词语为研究对象。这里的“鼻子”词语主要涉及:一是目前指称鼻子及其构件的词语,包括异名(如明堂、trompa),二是目前含有物象特征的“鼻子”类词语(如鹰钩鼻;nariz chata),三是目前以“鼻/nasal-、rino-”为语素构成的词语,四是包含鼻子或其构件的习语、惯用语。本文从隐喻概念系统、隐喻义取象类型、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汉语和西班牙语中“鼻子”词语进行对比,发掘它们的异同,揭示其背后的认知共性和各自的思维特性,以期为汉语、西班牙语研究以及外语教学提供参考。

一、汉语西班牙语“鼻子”词语相同的隐喻概念系统

人体词语的隐喻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外界事物的隐喻系统,它以人体为始源域,以外界事物为目标域,将与人体各个部位特征相对应的概念通过隐喻投射给外界事物;另一个是针对人体部位的隐喻系统,它以外界事物为始源域,以人体为目标域,将外界事物特征通过隐喻投射给人体。这两个方面都反映了人们对人体的认识和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之间的联系。

1.由“鼻子”词语映射出的隐喻概念系统

体认世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人们往往以自身躯体为尺度,认识并命名周围事物。基于相同的生理体验,许多语言便有了共通的概念表达方式,“鼻子”词语就是其中一例。汉语西班牙语都用“鼻子”隐喻以下一些概念系统:
(1)以鼻子表达“嗅觉”和“气味”
语义的形成与事物的强势特征直接相关。认知语言学认为,事物的强势特征处于认知的突显地位,因此最易成为语义生成的理据。例如眼、耳、口、手等身体部位的功能处于认知的突显地位,因此都衍生出了相应部位的功能义。“眼、eye、ojo”都有“视觉”义,“耳、ear、oído”都有“听觉”义,“口、mouth、labio”都有“(说的)话”义,“手、hand、mano”都有“技能、手艺”义。嗅闻气味作为鼻子的主要功能,当然处于鼻子认知的突显地位,因此衍生出相应的功能义“嗅觉”。
汉语“臭(嗅)”与“自(鼻)”同源,“臭(嗅)”有“闻,气味”义,现代汉语写作“嗅”;现代闽方言“鼻”仍有“嗅”义,“长鼻”“鼻子尖”的意思是“嗅觉灵敏”。《说文》:“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徐鍇曰:“以鼻知臭,故从自。”
西班牙语“nariz”也有“嗅觉、气味”义。如:tener Buena nariz(嗅觉灵敏),Este brandy tiene buena nariz(这白兰地酒非常香)。
然而这两种语言在表达“嗅觉”义时,表达方式不同:现代汉语创造与鼻子相关的新词形“嗅”,而西班牙语nariz仍保留鼻子的转指用法。
(2)以鼻子喻指类似鼻子的自然事物
取象于相似的形貌特征是人们命名新事物的重要方式。鼻子有两个形貌特征,一是鼻子突起于面部,二是鼻子有孔,即鼻孔。由鼻子的这两个形貌特征衍生出两类意义:一是根据鼻子的突起特征喻指事物突起部分,二是以鼻孔喻指器物上能穿上其他东西的小孔。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