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预设预设与生成共融:语文课堂追问教学有效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09 点赞:30541 浏览:1362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文追问教学是课堂提问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有效的追问策略,执教者不仅能够与学生达成良好的交流,也可以最经济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执教者的有效追问应遵循预设与生成共融的课堂追溯路径,通过预设生本课堂的教学组织、随机应变地处理学生生成思维的教学艺术以及生动亲切的教学语言,在课堂案例中进行反思,从而实现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共融,提高语文课堂追问的实效性。
关键词:预设 生成 课堂追问 案例与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即要求教师能够机智地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而有效的语文课堂追问教学正是教师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或教学组织顺序,通过循循善诱的追问技巧,巧妙启迪学生的生成思维,引导学生的课文理解指向预设教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领悟。在实际的追问式语文教学中,执教者的课堂教学需要遵循由预设教学目标到生成教学艺术的追溯路径,实现教学预设与生成共融,使学生以思考、生活、发展的课堂姿态存在着,双方共同建构连续性的课堂结构,最经济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

一、预设生本课堂的教学组织

语文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与促进者,良好的追问教学效果的前提在于教师能够预设有序清晰的生本课堂教学。所谓“生本课堂”是指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主体的课堂形式,执教者的追问预设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智慧的不断生成,发展潜能的不断增长以及成功喜悦的不断积累。因此,执教者预设有效追问教学组织应该具有学习智慧、成功喜悦的课堂氛围,学生是预设追问内容的主体,学生的智能发展是追问的主旨要求。这需要执教者在营造基于问题学习的课堂时,要做到以生为教学组织之本,对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教师追问有迹可循。即语文教师所预设的追问式课堂,其主线是教材内容之问,而学生则是推进课堂的动力之源。
案例1:《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片断
教师预设的教学情感目标是体会残疾青年的美好品质。据此设定了串引文章的线索为“为什么帮”,在带领学生大概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为主的课堂追问,抓住学生的“亮点”,点拨学生理解文章传递的思想情感。
教师由题目直接抛入问题:“‘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是由谁说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提问目的在于引导主线“为什么帮”)学生们纷纷回答:“这是残疾青年为了帮‘我’看书而说的。”再紧抓学生思维发展追问:“‘我’为什么要看书?又为什么要帮助‘我’才能看书呢?”一位学生的回答让教师发现追问的亮点:“因为‘我’酷爱读书,可是有时又没有钱读书,善良的青年只有说谎来帮助我看书了。”自此,教师循序渐进地再次发问:“你能给我们说说哪里体现‘我’酷爱读书吗?…源于:如何写论文www.618jyw.com
…那‘我’有钱读书与没钱读书的心理活动差别是什么呢?……既然是‘善良的青年’为何要说谎呢?”这一系列的引问既是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同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思维,帮助学生阐明“为什么帮”的缘由,也显示了教师之前预设的情感教学目标。
反思:执教者预设课堂追问教学的起点是学生的主体发展,沿着预设的内容线索向前推进,同时要以学生的具体回答将问题引向纵深,直至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立足于生本课堂教学组织的预设,才是一切语文教学之根。因此,高效的语文课堂追问是执教者坚持生本发展、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明确教学任务的教学组织预设,从而在此基础之上,准确而又迅速判断课堂问题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生成随机应变的教学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实际教学环境更是复杂多变,尤其在追问式课堂中,执教者面对的是思维各异的学生个体,其教学总是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有时甚至会出现背离教学预设的情况。这要求执教者能够根据学生适时的反应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及时捕捉教学预设之外的追问契机,也就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学生生成回答,掌握能够随机应变的教学智慧,恰当地处理各种课堂生成,这才是实施有效追问教学的有力策略。
案例2:《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片断
教师在讲解地球资源的宝贵时,不断强调地球资源珍贵,要求学生从生活小事中爱惜各种资源。但这时有位学生突然问“地球资源是无尽的,怎么会珍贵啊?”这时,教师不应是置之不理,而是立即让学生找文章有没有能够体现珍贵之处,学生回答“地球上是无私的,但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它也会枯竭,所以很宝贵”。在学生生成答案的同时,教师开始追问与问题主体相关的要素——“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呢?”“生活中有哪些资源能够反映出这些特点?”,既扣住了文本内容,又加深了学生对文章所传达主旨的印象。
反思:预设教学内容对于一节课来说是必要的,但学生课堂思维是个体的、多变的,这使得执教者需要具有处理教学“危机”的智慧。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思维,同时还要积极回应学生,通过富于技巧的诱导追问策略,真正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执教者要秉持课堂教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适当拓展追问生成范畴,着力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三、共建预设与生成的教学言语

行云流水的教学言语是语文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尤其在追问式的语文课堂中,教学言语也就成为了搭建预设与生成的教学绩效的主要工具。因此,明确地追问教学言语形式,才能够架构预设与生成共融的高效追问课堂。执教者的追问话语不是在责问学生,而是巧用生动、亲切的言语过渡衔接学生的回答。此外,语言要兼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时反映,在张弛有度的话语环境下让学生自觉走向探求智慧的新天地。
案例3:《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片断
教师再次以“怎样帮”为提问契机:“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青年是怎样来帮助‘我’读书的呢?”学生可以很轻易地回答:“青年谎称家里有马,‘我’可以用把马草卖给他,然后换得到书摊看书的机会。”看似问题已经解决,教师却可以巧用过渡性的言语继续追问,“残疾青年是怎样‘谎称’的呢?”学生们立刻答出:“别饿坏那匹马。”教师以鼓励性的言语再追问:“是这样啊!我知道了,可是我有一个疑问:文中的‘我’为什么也说‘别饿坏那匹马’。”继而文章主旨也就逐步显现。
反思:语文课堂的追问需要预设教学内容,同时更需要掌控教学生成,但促使二者有效结合的桥梁却是执教者的言语艺术。具体来说,执教者在追问过程中,对学生生成有违预设目标的答案,要做到尽量避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绝对性的诊断结论,而要抱有交流的态度,通过“描述而不评价,叙述而不做判断”的言语,将预设与生成共融,清楚准确地表达教学要求。这样的语文追问课堂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充分表达,让执教者的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追问也才能表现出高层次的效果,切实提高追问课堂的绩效。
总之,语文课堂的有效追问教学需要语文教师良好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技巧,搭建预设与生成之间的桥梁,才能够高效地促进“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充分对话。执教者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的课堂部署,实施追问教学,需要以有序的课堂教学预设为基准,在此基础上能够捕捉课堂上学生的动态生成,随机应变地对学生进行疏导,从而使学生全面思考、透彻理解课文。
注释:
张伟:《论生本课堂的情绪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22期。
海姆.G.吉诺特:《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
(李欢 重庆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40071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